迅速派遣胡轸和徐荣率军前往新丰抵御。然而,战局的发展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在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胡轸竟然临阵叛变,投降了敌方。这一变故使得原本就兵力不足的徐荣顿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尽管徐荣奋勇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最终不幸战死在了乱军之中。
军事影响
改变诸侯局势:徐荣在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使曹操的军事力量遭受重创,延缓了曹操的发展步伐。而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让孙坚的军队几近覆灭,极大地影响了关东诸侯联军的士气和战略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董卓的统治地位。
彰显军事才能:徐荣能够接连战胜曹操、孙坚等实力派人物,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其善于利用地形、兵种优势等战术,为后世军事将领提供了借鉴。
政治影响:影响朝廷格局:徐荣作为董卓的部将,其军事行动直接关系到东汉朝廷的政治走向。他的胜利巩固了董卓在朝廷的专权地位,而他的战死则使王允失去了一员重要将领,加剧了朝廷内部的政治动荡,为李傕、郭汜等凉州军阀的反攻和东汉朝廷的进一步衰败埋下了伏笔。
举荐人才:徐荣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公孙度后来在辽东建立了割据政权,成为一方诸侯,对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徐荣的人物评价:
军事才能卓越:徐荣的军事能力堪称一流,他曾在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的独立追击军,让曹操损失惨重, 还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使其仅率数十骑突围逃走,可见其具备出色的军事指挥和作战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制定有效的战术。
善于识才举荐:徐荣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公孙度此后成为割据辽东的一方军阀,这体现出徐荣有识人之明,且其推荐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主忠诚不二:董卓死后,徐荣转而效忠王允,在凉州军阀李傕、郭汜等反叛时,受王允派遣前往新丰迎战,最终战死,其行为表明他对所效力的主公较为忠诚,并未因董卓之死而轻易变节。
影响力被低估:在《三国演义》中,徐荣被描绘成一个被夏侯惇交马数回便斩于马下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