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徐羡之先是升迁担任了尚书令和扬州刺史一职,并获加封散骑常侍。后来他的职位再次晋升,成为司空并兼任录尚书事,而原来的常侍以及刺史等职务依旧保留不变。
要知道,徐羡之出身于平民百姓之家,而且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和技艺,但凭借着自身坚定的志向、强大的力量以及非凡的气度格局,竟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身居朝廷高位,进入朝堂宗庙之中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对此,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民间百姓都对他十分推崇和信服,众人皆认为他具备宰相大臣的风范和才能,将来必定会有所作为。
徐羡之一向沉默寡言,喜怒从不轻易表露在外。不过,他却颇为擅长下棋,观看他人对弈时常常表现得好像还未能理解棋局中的奥妙一般,但正是因为如此,当时的人们反而更加推崇他。就连傅亮和蔡廓也曾多次称赞说:“徐公知晓世间万事万物,对于不同意见也能安然处之。”
当宋高祖身体不适的时候,特地给他增加了三十人的班剑侍卫以加强保护。然而,不久之后宋高祖驾崩离世,徐羡之便与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以及镇北将军檀道济一同接受了先帝临终前的托孤遗命。
紧接着,宋少帝颁布诏书说道:“公平合理地处理各类诉讼案件,乃是治国理政之道的首要任务。如今朕正处于为先皇守丧的悲痛时期,身心俱疲,实在难以亲自处理这些事务。因此特命司空和尚书令率领众官员每月集中处理一次诉讼案件。”
话说那宋少帝后来德行有亏,引得朝中大臣徐羡之等人暗中谋划着要废掉他另立新君。然而这庐陵王刘义真行事轻浮多动,屡屡犯错,实在难以担当统治天下之大任。于是乎,他们决定先废掉刘义真,再行废黜皇帝之事。
当时,谢晦担任领军将军一职,因府中的内屋破败需要整修,便下令让全家人都搬离宅邸,同时召集众多将士汇聚于府内。那镇北将军兼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乃是前朝的老将,其威名足以震慑宫廷内外,而且手下还掌握着大量兵力。徐羡之便派人将他召唤入京,并向他透露了此次密谋。
待到起事之日将近,檀道济率先进入领军将军府留宿。与此同时,中书舍人邢安泰和潘盛二人则作为内应,负责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