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徐氏略记 > 南朝宋大臣徐羡之(2/10)
任琅邪王大司马参军、司徒左西属、徐州别驾从事史、太尉咨议参军等职务,其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攀升。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是徐羡之仕途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被任命为鹰扬将军、琅邪内史,同时仍兼任大司马从事中郎,其军事和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久之后,随着宋高祖刘裕北伐的步伐加快,徐羡之又被转任为太尉左司马,负责留守后方的重任,成为刘裕北伐大军坚强的后盾。在此期间,他协助刘穆之处理朝政,确保了后方的稳定与供给,为北伐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高祖计划北伐时,朝中许多官员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唯独徐羡之保持沉默。当有人询问他为何不开口时,徐羡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自己已经身居高位,官职和心愿都已得到满足。而且,当时南方和东方的敌人已经平定,国土大幅扩张,只剩下一些小规模的羌族尚未平定。高祖对此念念不忘,徐羡之认为自己的意愿与高祖不同,因此不轻易参与讨论。这段对话展现了徐羡之的谦逊和深思熟虑,他不因自己的地位而盲目附和,而是基于实际情况和个人见解作出判断。

    接着,刘穆之去世后,高祖任命徐羡之为吏部尚书、建威将军、丹阳尹,负责留守事务,并允许他率领二十名甲士出入。后来,徐羡之又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原将军和丹阳尹的职位保持不变。这显示了高祖对徐羡之的信任和重用,以及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在宋高祖统治的第十四年,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案件。大司马府的一名军人朱兴的妻子周氏,因三岁的儿子道扶患有痫病,竟在他发病时将他活埋。这一行为被道扶的姑姑和女儿发现并举报,周氏因此被判弃市(即在闹市执行死刑,示众)。

    面对这起案件,徐羡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即便是虎狼等猛兽,也懂得自然的父爱母爱之情,周氏的凶恶残忍行为确实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然而,除了法律之外,还应该考虑更广泛的社会伦理和道德准则。如果母亲因儿子的原因而受到惩罚,那么作为儿子,他又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虽然周氏依法应当受罚,但徐羡之认为应该给予一定的宽恕和同情,因此他建议将周氏流放到偏远地区,以体现法律的威严同时也兼顾人性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