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识则殆[dài]为衅首,安在其可宠先而有以感致者乎?若乃浮虚是崇,偷薄斯荣,则秉直仗义之士,将何以礼之?正务眩惑之术,违贵尚之风,譬之郭隗,非其伦矣。
许靖为汉末三国蜀汉重臣名士,早年与许邵齐名,后经辗转避难多地,入蜀后先事刘璋,后归刘备,任重要官职,虽曾有争议之举,但因善品评人物、奖掖后进,于蜀汉政权有一定影响力,年迈仍活跃于朝堂。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是东汉末年着名的人物评论家。以下是他的生平事迹:
许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博学多识,尤其对人物品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非凡的天赋。十八岁时,召陵人谢甄见到他,就赞叹其为希世出众的伟人。他喜欢读书,爱好三史,重视名声,有节操,喜欢品评人物,经他赏识和引荐的樊子昭、虞永贤、李淑才、郭子瑜、杨孝祖、和洽等最终都成为了名扬当世的贤士。
许劭与堂兄许靖在当地创办了“月旦评”,每月初一,兄弟二人都会对乡党人物进行品评,他们的评价公正而犀利,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物的优劣,其评语甚至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仕途和社会声誉。
司空杨彪辟许劭为掾,许劭不就,朝廷拜为鄢陵令,举为方正、敦朴,又以公车徵召,许劭都不应命。许劭认为当时小人得志,王室将乱,打算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于是南到广陵郡。
许劭到广陵后,徐州刺史陶谦以礼相待,但许劭感到不安,渡江到曲阿投靠扬州刺史刘繇。刘繇对许劭十分崇拜,曾因担心许劭笑话而未任用太史慈为大将对抗孙策。兴平二年,孙策击败刘繇,许劭与繇南奔豫章,后卒于豫章,时年四十六。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家世富有,常周济他人而不求回报。曾在汝南界中,将自己的车子送给因车子坏了而停滞在道路上、要去远方赶赴老师丧礼的陈国张季礼,且未留姓名。他坚守志向,称病卧床,不屈意接受朝廷任命,后因河南种拂举荐成为功曹。在种拂询问是否答应阳翟黄纲占山泽的要求时,刘翊建议拒绝。种拂听从其言,并举荐他为孝廉,但他未接受。
后来颍川黄巾军起,郡县饥荒,刘翊救济数百人。汉献帝迁都西京后,他被举荐为上计掾,因贼寇猖獗,交通阻隔,他夜行昼伏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