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下有我坐着一块习武场,再传你一点真材实料。”
“好。”
姜默走后,刘客情兴致勃勃的翻起那些书来,第一本,叫道书浅本,讲的是如何修炼道心,如何自己成学道感道修道而成道,道与伏妖技的关系,一般内容都如此,讲究与修道一说,刘客情也基本得知,其实修行、修道,在体系上,并没有出入,无非是叫法不同,但都有其本身的意义,行说感悟世事,道讲的也是感悟,但却不是如,所谓学士,一般养成什么雅堂之心,而是更注重于情感与感受,这也是大部分人伏妖技的创来,当然,伏妖技也有传承下来的,但终归是受合于前人,并不多能完全契合自身,所以自创尤为重要。
而这感受,是创造伏妖记的根本,诸如见群山的巍峨之感,便可借此感受,独创一招伏妖技,而意境,几乎要以一幅画面的感受为根本,结合道心,在书中道理中,找出整个意境的运行轨迹,但这却很深奥了,这本书没多讲,刘客情也不作此多想。
这些书之类的都没个名字,不是一个人的笔记,刘客情猜测是自己师父的,但为何不愿亮个名字来,难道是难言之隐,毕竟自己之前当过修士,现在却成了普通人,打算退隐江湖。
刘客情读了一会儿,姜默便叫他到了那练武场内。
是在一片竹林里头,铺下了青砖,圆场,是以八卦阵来,周围还有一块,里面有木桩之类,在那竹林里头,一股幽静之感油然而生,感觉整个心都平静下来,刘客情感觉甚妙,一个人静下心,比那一群人挤在一处练武,各有各的好看,自己明显更喜欢前者。
姜默带着刘客情走到木桩那,却是先叫他坐下,然后讲起,说一些基本知识,刘客情最听得进去的一句是,修士达到一定境界,对吃饭上厕所这类事情,可以越发减少。
还有又讲了一遍一到五重天,不过很细致,将每一重天需要注意之事,需要突破的条件,仔仔细细的讲了出来,刘客情也确实差不多听过,但没得这般准确,他将破镜所做之事引出了一道关键点,如其他人这么说,破三重天要达到一定的灵力水平,这是与二重天的分水岭。
而眼前这人讲的是,灵力达到一定水平,其实是,心中大概对术法有了个清晰的认知并应用,就是靠着远用灵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