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馆里,李天佑徐慧真和何家父子相对而坐,桌上摆着徐慧真自己熬的海鲜粥泛着油花。徐慧真把青花海碗往何大清跟前一推:“劳烦何师傅给掌掌眼,我们熬的这海鲜粥总透着腥气。”
何大清翘着二郎腿,汗衫领口露着怀表的镀金链子:“火候差了半柱香,姜丝切得比门闩还粗,谭家菜讲究"刀下生香",您这姜丝是斧头劈的吧。”他捏着调羹搅了搅,“徐掌柜,谭家菜的手艺传了六代人,您当是街边炸油饼的方子?想学谭家菜的诀窍,免谈,老话说的好,让钱不让道,更何况谭家菜本就不外传。”
“没打算高攀谭家菜,小店就想讨个包子馅和熬海鲜粥的土方子,价格由您开。”徐慧真朝着何大清正色道,“何师傅,您给句痛快话。”
好说歹说,何大清就是不吐口,咬死了祖宗之法不可轻授。眼看商谈陷入了僵局,李天佑突然掏出了一张纸,“我这有一张调料方子,机缘巧合从一个前清御厨后人手里得到的,据他所说,这方子甭管做什么菜都能增色不少,还有疏肝解郁、温肾助阳的效用。我拿这张方子跟您换如何?”
“谁知道你是不是唬人的,还御厨后人,别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翻出来的虫药方子。”
“您是多年的名厨,经验丰富,这方子有没有用你一看就知道。说实在的包子馅有这个也能打出名堂,我们最想要的还是海鲜的炮制法子,毕竟四季鲜每日里海鲜不少,得用起来不是。”
何大清略一思忖,“成,这方子我要能用的上,你们想要的包子馅和熬海鲜粥的方子不是问题,但我还有一个条件,谭家菜以处理海味闻名,但这年头能练手的食材不多,眼瞅传不下去了。我听闻四季鲜的海货不仅新鲜种类还很齐全,往后每三日我去店里挑几斤海鲜,给我儿子练手怎么样?”
“练手可以,但只能在我这的厨房做。放心我们不偷师,就是久闻谭家菜大名,想让家里的老人孩子跟着打打牙祭。”徐慧真补充道,“我们这方子您可以用,但绝不能外传。”
“成交。”
十三香的方子果然好使,何大清看到之后眼睛都亮了,小心翼翼的把写着方子的纸揣进怀里,约好了明日一早过来教手艺就带着何雨柱离开了。
看着何家父子远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