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直接问道:
“小兄弟这鱼倒是精神,多少钱一斤?”
“您圣明!”李天佑学着茶馆伙计的腔调作揖,“我这都是大鱼,市面上得九毛一斤,我头回做生意,给您算便宜些,七毛您看成吗?”
“倒是不贵,给我来两条吧,挑两条大的。”
“得嘞!”
等从桶里捡出来两条三四斤的大鲤鱼,李天佑才发现自己没有称,正慌乱间只听掌柜的调侃道:
“你这小子,光顾着跑出来卖鱼了,家伙什都没拿齐。罢了罢了,我把店里的称拿给你用一下吧。”
上称一称,两条鱼足足七斤二两,李天佑看向掌柜的说:
“七斤二两,给您算七斤,诚惠一共四块九。”
掌柜的拿了五块大洋,正等着李天佑找零的时候,旁边杂货铺子的老板闻声走了过来。看着桶里的鱼确实不错,价格也便宜,掏钱也买了一条。
慢慢的,茶叶店门口的热闹吸引了附近店主的注意,反正一大早店里刚开门也没什么生意,纷纷凑了过来,你一条我一条的开始买鱼,一时买鱼的人竟排起队来。
47年的北平城苦命人多,有钱人也不少,但是受限于这个年代的交通,再加上战乱的影响,很多物资都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这么新鲜又大个的活鱼在城里很难买到。
市声渐沸,只听一位老板娘翘着水葱似的指甲虚点:“劳驾给我留条红尾的,图个吉利。”药铺学徒捧着陶钵直嚷嚷:“师父说要取活鱼血入药!”
李天佑忙得满头是汗,指缝里黏着鱼腥,心头却绽开朵朵欢喜——这可比前世坐教室里听老师念ppt实在多了。
李天佑在茶叶店门口就把鱼卖了个七七八八,茶叶店那位好心的掌柜也丝毫没有怪罪李天佑挡了他店门的事儿,只在一边乐呵呵的瞅着。
剩下的鱼都被被街上恒顺酒楼包了,李天佑把茶叶店掌柜的称还了,跟着恒顺楼的经理的把剩下的几条鱼送进了酒楼后厨。结了账出来的时候,那经理问了一句:
“像这样的品相大鱼还有吗?”
“有的,有的,我这就再跑趟乡下,下午还能再送一些来。”
“那你就再送来一些,往后每日送两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