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李晏,陪着二郎一起考试,竟然考上了童生,后而考上了秀才。
【怎么不接着考了】故事在最精彩处出突然卡壳。
举子就要入京参考了,自从李彩燕开始在码头做活,家里虽然条件比以前好但是没有好到能供两个学子在京城住三个月。东家也说,只能教李彩燕这么多了,往上走她也没学过。
【后面为何带着孩子躲起来啊?可是苏二郎忘恩负义?】
气氛突然的沉默,生活不是画本子,东家就是个心善且才华横溢的女子,并不是孔夫子。
【人和人的缘分,是有定数的。我把二郎供到状元,是为了报答爹娘的养育之恩。并不是图他什么。放妻书我当时是收下的,也准备二嫁,没想一辈子呆在苏家。】
【二郎给我金银珠宝,田产铺面,我都能要,可二郎高中状元,却也只是个无权无势,两袖清风的穷官,没有金银珠宝,田产铺面相送。他就要给我名分,以身相许,娶我为妻】
算是知恩图报了,若是把寡嫂侄儿带在身边,不清不楚的暧昧,哪怕官拜宰相也找不到好人家的姑娘,跟着小叔子住寡嫂走到哪也会被指指点点。倒不如一心一意报恩,不祸害好姑娘。
【我大他十五岁,说是长嫂,实则养母,乡野村妇,貌丑无颜,不想被架到火上烤,二郎要以身相许来报恩,那我自然就先走一步躲起来了。】
温阮瑶频频点头赞同,同为年少就要顶门立户的女子,温阮瑶感同身受到极致,二人就像纠缠了三生三世的爱侣在人群中一眼万年的认出。彼此饱含热泪,双手相交,秉烛夜谈。
温阮幼辞别阿姐回房睡觉了,她想有机会得给苏状元道歉去。
上辈子不是他事事选择白月光,而是事事选择剜肉救他,卖力气供他的养母。
这夜温阮瑶和李彩燕聊了一晚,彻夜未眠。
温阮幼也彻夜未眠。
当时理直气壮的那句
【姐姐跟苏太傅的亡妻长的有几分相似?】
质问的声音在温阮幼脑海无死角螺旋播放。羞愧,尴尬,难堪,想死
第二天苏怀安一出门就一头扎进温阮幼的侍卫小七怀里。
【苏大人,我家主子说,与苏大人自从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