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
蒋郁离笑呵呵的转移话题,看向徐佑卿:“徐兄,可有吃过百味楼的早茶?”
徐佑卿何止吃过,他可是百味楼的高级会员,预存的二百两银子早就花完了。
当然不是他一个人花的,他祖父也很喜欢百味楼的早茶,每回去吃都挂他的账,可怜他一个月才二十两月例银子,都被他祖父花了。
徐佑卿找到同好高兴不已,兴冲冲的发出下次吃饭邀约。
“我也很喜欢,我最喜欢百味楼的各种养生粥和蒸凤爪,其次就是虾饺,下次我们再一起去百味楼吃饭,我还是百味楼的高级会员,可以打八折。”
蒋郁离跟着报菜名,两人说的热火朝天。
对于吃货来说,聊美食果然能拉近距离,比聊学问快的多。
赵书屿三下五除二把菜点好,顺便将最近出的新菜品都点了一遍,他要试试味道怎么样。
没一会,两个店小二端着锅底和菜品上来,一边摆盘,一边介绍不同的菜品要煮的时间。
“三位公子若是需要我们帮忙煮菜可以摇铃,我们有专人负责。”
徐佑卿摇头,火锅就得自己涮才有味道,让店小二代劳还有什么意思。
赵书屿见此摆手示意店小二下去。
门关上,三人开始涮火锅。
徐佑卿偶尔出言问几句读书时遇到的问题,赵书屿和蒋郁离帮着分析,三人边吃边聊,气氛还挺好。
徐佑卿是衙内子弟,对于大乾的律法、政令更为熟悉,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赵书屿、蒋屿离都不同。
赵书屿因为有前世的经历,大夏几千年的历史不是白学的,对于变革上更有想法。
蒋郁离是寒门子弟,从小见识过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更能体会民生之艰,有一颗为百姓做事的仁善之心。
这也是赵书屿愿意和他结交的原因。
饭后,三人坐在窗边喝茶。
徐佑卿不愧为官宦子弟,一手茶艺了得,煮出来的茶味道很好。
和宁堇安的杀人茶相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心,赵书屿连喝几杯。
徐佑卿今日很高兴,与饱学之士切磋一番胜过闭门造车几日,之前的很多疑惑竟然在赵书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