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闻明府家郎君聪慧异常,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明府真是好福气啊。”
葛三爷一听哈哈大笑,任谁夸自己孩子聪慧,家长没有不开心的。问题是葛明前段时间还是个傻子,所谓听说聪慧,其实可以反过来听才对啊。
孙教谕这才把身后的少年拉过来,年纪应该在十五六岁,显得有些拘谨。
“快来拜见葛明府。”然后对葛三爷说到:“这是我家不成器的儿子,名叫孙韬。”
这个名叫孙韬的人,穿了一身不新但是干净整洁的衣服,看得出来比较有教养。孙韬给葛三爷施了一礼,开口说到:“晚辈孙韬,见过明府。”
葛三爷赶紧把孙韬扶住。
“贤侄不用客气,以后都是一家人,不要明府不明府的,以后就叫叔父。”
然后孙韬又给袁老道施礼,跟葛明之间相互施礼。古人礼节之繁琐,可见一斑,在场的人都需要照顾到,后世人越是亲密往往越是少了礼节。
葛明觉得还好没提前走菜,不然还没施礼完菜都凉了。好在是夏天,这要是冬天用猪油炒的菜非要糊嘴不可。
相互施礼之后,葛三爷这才带着众人进入客厅,准备入席。古代比较讲究辈分,要是平常葛家几人就一个桌子上吃饭了,但是今天是比较正式的宴请,所以老少不同桌,因为辈分不同。
葛三爷、孙教谕、袁老道三人一桌。
葛明、孙韬、葛粮、葛仓四个小辈一桌。
孙教谕一看没有矮几全是桌椅,居然还是圆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因为矮几是方的,有东南西北之分,不同的人坐在不同的方位。
葛三爷见状哈哈一笑,开口说到:“孙老哥不要见怪,这是犬子弄出来的,说是一家人吃饭就要团团圆圆,所以专门把吃饭的矮几换成了圆桌。还说父母年岁渐长,跪坐起来非常辛苦,还专门搞出了这个椅子。虽然有些不合礼节,但也算犬子的一片孝心。”
说完拉着孙老头坐到了自己左手旁边,古代正式的宴席以进入房间看到的左手为尊,而房子又基本都是从南边进的,所以大致就是以西边的座位为尊,然后又请袁老道坐在了右手边。如果从东南西北方位来说,北边的是主人,西边的是贵客,东边的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