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你怎么说老道都信就是了。”
袁老道是上路子的,葛明这才说到:“我们身边全是空气,虽然看不到摸不到,但是能够感觉到。风其实就是空气在流动而已,流动的原因应该很多。比如这边冷,那边热,空气就会往冷的那边跑。”
“先生可还记得当时在庄子上小子变得戏法,让纸筒飞起来。当时就说了,热的空气会变轻,所以浮了起来,这也是空气流动的一个表现。冷空气会下沉,这样空气就循环流动起来,风就形成了。”葛明只能胡乱解释,因为后世中学学的东西忘得差不多了,再说就算没忘,专业的解释袁老道也未必听得懂。
袁老道琢磨着好像有点意思,于是又问到:“小子,这些东西更像是道门的东西,难道是祖传的书籍所记载?”
葛明想着要是一千多年前都有书记载风雨的形成,那自然科学怎么会那么落后呢?袁老道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主要是葛明不知道自己祖上就是出名的道士,但是袁老道是知道的,所以才有这样的问题。
葛明回答到:“书上自然是没有的,有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行。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小子觉得必有所得。”每当葛明教育人时,都习惯性的背着小手,让人恨得牙痒痒,但是又无可奈何,葛明自然最喜欢这种调调。
袁老道对于风雨的成因开始非常有兴趣,但是当葛明说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时,有些被震惊到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可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
袁老道又陷入了沉思之中,葛明见状赶紧拉着丁香回了房间,免得麻烦,还是走了再说。也不知道袁老道在院子站多久,或许是想通了一些事情,之后才离开葛明的院子。葛明这才放心下来,天天胡说八道其实也很辛苦,在这么搞下去要被袁老道盘问个底掉。
天气再热,一碗冰水也能化解,如果不能那就两碗,实在不行只好三碗。
经过葛明的多次实验,发现还是铜盆降温更快,所以木盆加两个铜盆的组合,分阶段降温的方法就出现了,结的冰越来越厚,总算可以吃上大碗的冰沙了。
盛夏正是瓜果数量多的时候,尤其是甜瓜、脆瓜,便宜的不像样子。弄点冰沙,浇上一点稀释的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