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盯着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就等着两人谁说不去呢,这样秦王殿下的佩剑就能见血了。这些日子实在憋屈,打算拿这两个文人开刀。
尉迟恭手里紧紧握着李世民的佩剑,就听到房玄龄说到:“辛苦尉迟将军了,我们两人马上就去。”
尉迟恭惊呆了,本以为两人会推脱说不去,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结果,这答应的也太爽快了吧?
还在尉迟恭诧异的时候,房玄龄接着说道:“我们两人这样去目标过于明显,一会化妆成道士偷偷去秦王府,尉迟将军可以先回去了。”
尉迟恭就这样离开了房玄龄家,路上盘算半天才想明白,读书人果然没一个老实的,料定了有人来请,还料到了会先到房玄龄家,所以杜如晦也等在那里,也不知道读书人的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等尉迟恭回到秦王府之后,没多等太大工夫,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也分别来到了秦王府。
此时人总算齐了,李世民看着这些可以托付生死的人,已经不需要虚头巴脑的话了,开口说到:“本王最近的处境各位应该都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步步紧逼,本王已经退无可退。如不奋起反抗,必定是死路一条。各位与本王这些年来出生入死,休戚与共,今天就是商谈此事。”
李世民说完之后,众人俯身拜倒,口称:“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世民再次环顾众人,心中甚是欣慰,这么多人愿意把性命相托,自己何其幸哉?气氛到了就要再加把火,于是继续说到:“如事可成,必不相忘。”不知道李世民怎么想的,跟陈胜吴广当年所言“苟富贵、勿相忘”有点类似。要是事情不成,结果更是可想而知了。
众人果然受到了鼓舞,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尤其是尉迟恭等武将,这些武将跟文官可是不同,武将更是无路可退,文官投降说不定还能保全自己,要不说尉迟恭为何最看不上这些文官呢。所以说“画大饼”,古往今来皆有之,而且很多时候是有效果的。
李世民看到气氛差不多了,就对长孙无忌说道:“辅机,你来谈谈,下一步我们如何进行。”
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点自己,心中还是有点苦,虽然长孙无忌出了名的喜欢出阴招,但是出招归出招,总是躲在幕后为主,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