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款待。随着麦子成熟往西走,最后也就到了自己家的麦子成熟了。
葛明盘算了下,据说好的麦客一天也只能收两亩麦子,一家出壮男、壮妇各一名,就算一天能收割三亩,家里足足有千亩,这起码要一个月,好像怎么都来不及收割。
麦子成熟了要是不赶快收,一场毛毛雨都会让麦粒发霉甚至发芽。就算是收割完葛家的麦子,自己家的麦子也就没时间收割了。
等到庄户上的人分头去收割麦子,连娃子都跟着去之后,葛明小声的把疑问讲给了福伯听。福伯听后苦笑了一声:“小郎君,虽然咱家有千亩良田,但是实行的是轮耕,不然肥力不足,产不出多少粮食,三年一轮,所以一年不过三百亩,最多十天天就收完了。至于庄户自己家的麦子,也是轮耕,其实也没多少,再说每家还都有一些劳力,耽误不了的。”
真是不问不知道,此时的农作物产量低,除了跟种子有关之外,也做不到精耕细作。每家的农田虽然不少,但是每年都种需要轮耕,看来农田看似不少,其实产出确实不多。
葛明不禁非常感慨,后世人吃饱饭之后就讲究吃的好点,什么东西都讲究个有机。这时代农产品怕是才算得上真正的有机,看来还是要想想办法才行。没有畜力那就去买,用烈酒去换。没有肥料就用农家肥,每家养几头猪就是了,猪粪加点秸秆、黄土也能沤肥啊,这时代的人难道不知道?
目前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真的算是百废待兴,到处都是窟窿,难怪父亲大人天天早出晚归。最近又赶上极为重要的夏收,估计又是忙的昏天黑地。
来了庄子上,虽然没看到什么仪式,好歹也要干点活,干脆去跟着拾麦穗吧,葛明心里嘀咕着。至于什么庆丰收的仪式,其实葛明想多了,在唐代庆丰收是在秋天,大致在中秋节前后。
葛明跟福伯要了一个桑条编的小篓子,带着丁香和小猴子就出发捡麦穗去了。
福伯和禄伯还有其他事要忙,便拜托袁老道跟着葛明,自从昨天两人见过袁老道的剑术之后,也都认为这是个高手,是个做保镖的好材料。
葛明后世虽然农村长大,但是从小也不爱干农活,小时候跟着父母下田都是意思意思,至于出来捡麦穗自然也是意思意思,其他人都在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