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60《秦淮河画舫》(5/7)
上戴着银铃,笑声像溪水撞着鹅卵石:“周公子快些进来,我新制了印泥,用的是秦淮河的水调的朱砂!”

    绣坊内挂满绣品,有并蒂莲纹样的香囊,有雪夜秦淮的屏风,最显眼的是幅《画舫听涛图》,船头立着青衫书生,舱中女子执卷而坐,背后的波心碎着满河星光。周叙之忽然发现,画中男子袖中露出半幅残卷,绢角的并蒂莲旁,多了行小楷:“听涛阁已随波去,绣春坊里待春归。”

    夏至那天,绣春坊来了位不速之客。顾公子穿着便服,手中捧着个檀木盒,里头是当年撕碎的半幅画,如今用金线细细缝补,并蒂莲的花蕊处嵌着粒东珠,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如眉,这是最后一次了。”他的声音比三年前在画舫上作画时低沉许多,“侍郎夫人昨日难产没了,父亲说……”

    “顾大哥不必多说。”柳如眉正在绣幅《九歌图》,指尖在湘妃竹上停住,“当年你为我卖了祖传的端砚,我为你当了母亲的玉镯,如今两不相欠。这秦淮河上的画舫,从来都是载着人往前的,哪有回头的道理?”

    顾公子走时,将檀木盒留在案上。柳如眉打开看了眼,忽然轻笑,将盒子推给正在研墨的周叙之:“劳烦公子将这东珠抠下来,明日给隔壁绣娘的孩子打对长命锁吧。金线么……”她望着窗外的秦淮河,画舫正载着新的客人驶过,灯笼在水面拖出长长的光痕,“便拆了给绣品镶边,倒比并蒂莲更衬这人间烟火。”

    秋闱将近时,周叙之在绣春坊温书。柳如眉总说他“比秦淮河的水还刻板”,却每日变着花样做点心:蟹粉豆腐包要摆成书卷形,桂花糖糕印着“连中三元”的模子。这日他正背《论语》,忽听外头喧哗,只见陈万贯带着几个伙计闯进来,手中挥着张契约:“柳如眉你敢骗我!五百两银子收了却不肯从良,当我陈某人的钱是河水冲来的?”

    绣绷从柳如眉手中滑落,绷上刚绣好的《秦淮河画舫图》被踩出脚印。周叙之忙扶住她,见她脸色苍白如纸:“陈老爷误会了,那五百两银子……”

    “别装蒜!”陈万贯一把扯住柳如眉的手腕,银铃“哗啦”散落满地,“鸨母昨日都告诉我了,你根本没打算跟我,不过是拿我当冤大头——”

    “放手!”周叙之不知哪来的力气,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