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60《秦淮河画舫》(4/7)
,如今穿着七品官服,腰间玉佩刻着“顾”字,与柳如眉腕上的翡翠镯子相得益彰。

    “周叙之,你可知这残卷乃顾大人未婚妻之物?”知府一拍惊堂木,惊起梁上尘埃,“顾大人与柳姑娘自幼定亲,三年前顾大人赴考,柳姑娘因家道中落流落画舫,顾大人念及旧情,常往资助——你竟敢偷盗定情信物,该当何罪?”

    堂下鸦雀无声。周叙之望着顾公子紧绷的下颌线,忽然想起听涛阁舱壁上那幅“乙未年秋”的画,原来画中女子的衣角,早就在风里露出了半枚翡翠镯子的影子。他从袖中取出残卷,轻轻放在案上:“大人明鉴,这画是在桃叶渡拾的,若说定情信物……”他抬头望向顾公子,“顾大人可记得,画舫窗棂上的‘听涛阁中听涛声’,是谁人的笔迹?”

    顾公子的耳尖微微发红,喉结滚动着说不出话。知府见状咳嗽两声:“既然是误会,周生便将画归还,此事就此作罢。顾大人与柳姑娘的亲事,还望早日成全。”

    出了府衙,周叙之在巷口遇见等了许久的柳如眉。她卸了妆,鬓边只插着根木簪,腕上翡翠镯子不见了,露出道浅红的勒痕——是今日清晨她在画舫上扯断镯子时留下的。

    “原来你都知道了。”她递过个油纸包,里头是刚出炉的蟹壳黄,“顾大哥当年为了凑我的赎身钱,不得不娶侍郎之女。那半幅画,是我撕碎扔进河里的,原以为……”

    烧饼的热气熏得人眼眶发酸。周叙之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画舫上,柳如眉教他画并蒂莲,说“花开并蒂需得活水滋养,秦淮河的水,养得了画舫,却养不得真心”。他咬了口烧饼,咸香在舌尖绽开:“你打算怎么办?陈万贯的五百两……”

    “鸨母收了陈万贯的银子,却不知我早将顾大哥从前送的字画典当了。”柳如眉望着巷口的灯笼,光映在她眼底像碎了的星子,“明日我便离开听涛阁,去聚宝门开个绣坊。周公子……”她忽然从袖中取出幅画,正是那日未完成的雪夜秦淮,舟中男子回首望来,眼中映着画舫的灯火,“若得空,来教我读《楚辞》可好?”

    春风吹开秦淮河冰面的那日,听涛阁的灯笼灭了。周叙之抱着一摞书往聚宝门去,路过桃叶渡时,见新挂的“绣春坊”匾额下,柳如眉正踮脚调整幌子,鬓边簪着朵红山茶,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