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56《六指琴魔》(5/5)
画舫船头,怀里抱着拼合的阴阳琴,第六指还在渗血,却感觉前所未有的平静。周小川蹲在旁边,用布条给她包扎手指:“我爹说,你爹当年刻在琴腹的诗,其实还有后两句:‘一曲惊天地,七弦证忠言。’”

    岸边传来脚步声,陈叔提着食盒走来,身后跟着几个扛着药箱的大夫——都是当年受林修远恩惠的匠人。“王廉一倒,东厂在金陵的暗桩就好拔了。”陈叔摸着阴阳琴的角尾,“你爹若知道,他的琴终究护了百姓,定会很高兴。”

    晨光初绽时,晚秋将那卷桑皮纸投入秦淮河,矿税账册的证据,早已记在她心里。第六指轻轻抚过琴弦,这次弹出的不再是魔音,而是爹当年教她的《关雎》,清越的琴音掠过水面,惊起几尾锦鲤,鳞片在晨光里闪着光,像极了记忆中爹的笑脸。

    三个月后,金陵城的琴坊重新开张,匾额上写着“六指琴庐”。晚秋坐在临街的窗台前,教周小川弹《高山流水》,右掌第六指自然地搭在琴弦上,再也不用藏进袖管。常有百姓路过,听见琴声里带着清泉般的暖意,便知道,这不是令人胆寒的魔音,而是能治心伤的天音。

    某个暮春的午后,有位白胡子老琴师登门,看见阴阳琴上的焦痕,老泪纵横:“当年在宫里,修远兄总说‘琴为心声,魔或仙,只在人心’。如今看来,你这六指,终究是弹响了天地间的正气。”晚秋微笑着抚琴,第六指勾动宫弦,窗外的桃花纷纷落下,像极了那年爹教她识琴时,飘在琴弦上的花瓣。

    金陵的更夫敲过亥时,“六指琴庐”的灯火仍未熄灭。晚秋摸着琴腹的刻字,忽然明白,所谓“琴魔”,从来不是因为多出的第六指,而是人心对善恶的选择。当她用这双特殊的手,在阴阳琴上弹出第一个清正的音符时,那些藏在琴弦里的血与泪,终于化作了护民的琴音,在秦淮河的夜雾里,在百姓的口碑中,代代流传。而那根曾被视为异兆的第六指,终究成了连接七弦的桥梁,让琴声既能穿透阴霾,也能守护人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