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民国那些事28 鲁迅踢鬼(4/4)
蓝色火焰,仿佛穿越时空的精灵,投影在《天工开物》的书页上,完成了一次跨越四百年的奇妙对话。那些曾被归为“方技”的记载,正在透射出惊人的科学预见性,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古代科技的价值。

    在绍兴数字博物馆里,高科技的全息投影技术正生动地演绎着“周树人夜斗白无常”的场景。当虚拟的油纸伞劈开幻象,浮现的却不是盗墓贼,而是不断跳动的分子结构式——磷化氢的三角锥形分子在空气中缓缓旋转,与氧分子碰撞出幽蓝的光,将科学知识与历史故事完美融合,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了这一传奇事件。

    夜访兰亭碑林时,管理员老徐热情地展示了他改良的“古法驱磷”:用生石灰混合艾草灰均匀地铺在游步道旁,既保持了地面的干燥,又巧妙地调节了酸碱度。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老人,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将《齐民要术》中的防潮术与现代化学知识巧妙嫁接,让千年古碑在梅雨季再未泛起过诡异蓝光,为文物保护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23 年清明,鲁迅故居的庭院里,一片宁静祥和。后墙外那片曾经的乱葬岗,如今已是草木葱茏的城市公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几个孩童在公园里欢快地追逐着漂浮的夜光风筝,那些 led 灯模拟的“鬼火”在暮色中明明灭灭,宛如梦幻的精灵。忽然想起《周易》中的“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古人观测星象的执着,与今人探索量子世界的热忱,原来都是同一种对未知世界追问的延续。

    石板缝里钻出几点真实的磷火,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却在触及路灯光芒的瞬间黯然消散。这微弱的蓝光里,既映照着汉代方士炼丹的青铜鼎,那是古人对物质变化的探索;也折射着现代实验室的光谱仪,代表着现代科学的进步。那些曾被视作鬼魅的幽光,终是在人类认知的演进中,化作了照彻蒙昧的文明星火,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