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民国那些事46狐仙考试(1/3)
    岭南大学狐仙考试:广州高校动物报恩传说

    一、玉狐现世:清末教育变革中的灵物传说

    1904年深秋,广州河南康乐村(今中山大学南校区所在)的荒山上,一群工人正在为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扩建校舍。铁锹触及硬物时,领头的顺德籍工匠陈阿炳突然跪地叩首——土层下显露的明代青砖墓墙上,赫然刻着九尾狐踏云纹。这座仅十平方米的衣冠冢内,没有墓志铭与棺椁,只在莲花石座上供着一尊三十公分高的和田玉狐。狐像双目镶嵌黑曜石,爪间握卷《论语》,底座篆书\"灵狐守学,因果自偿\"八字。据《番禺县志》载,当时围观民众中,有位皓首老儒颤声断言:\"此乃白沙先生(陈献章)所倡"以狐喻智"的遗存!\"

    这一发现恰逢中国教育体制剧变期。1905年科举废止后,岭南地区涌现出广雅书院、格致书院等新式学府。时任格致书院监督的钟荣光,在1906年《岭南学界月报》中写道:\"掘得玉狐当日,暴雨三日而校舍地基不陷,或可见先贤设教之苦心。\"他将玉狐安置于藏书楼顶层,与张之洞捐赠的《四库全书》残卷同室。自此,守夜人常闻阁楼有翻书声,油灯下可见细长影子伏案疾书。1912年更名岭南大学时,首任华人校长李应林特聘石湾陶匠烧制\"文狐献卷\"琉璃瓦,嵌于马丁堂檐角。

    二、民国考场奇谭:陈文谦与三十年代的狐影

    1936年早春,化学系三年级生陈文谦在生物实验室后山采集样本时,忽闻灌木丛中传来幼兽哀鸣。他拨开枯枝,见三只野狗正围咬一只赤狐。狐狸后腿已见白骨,却仍死死护住腹下一团沾血皮毛——那是只刚断气的幼崽。陈文谦挥舞标本夹驱赶野狗,用实验服裹住奄奄一息的母狐送往兽医院。据当年《岭南周报》载,救治狐狸花费了他半个月伙食费,此事还被训导主任斥为\"玩物丧志\"。

    七日后深夜,陈文谦在陆佑堂温书备考物理化学。煤油灯忽明忽暗间,他瞥见窗台有团白影掠过。待要细看,案头《胶体化学导论》竟自行翻至第178页,那段关于\"唐南平衡\"的复杂推导被朱砂笔勾出重点。更离奇的是,次晨试卷第三大题正是要求用唐南膜平衡原理解释电渗析法,这道20分的题目让全场考生哀鸿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