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李隆基正微闭双眼,轻轻打着瞌睡。李瑁见状,急忙放轻脚步,蹑手蹑脚地走近御前,然后压低嗓音,轻声说道:“儿臣见过父皇。”
李隆基突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他揉了揉眼睛,目光扫向殿下站立着的李瑁。只见李瑁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一身素衣显得格外朴素。
“寿王来了啊,”李隆基开口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倦意,“你这孩子,依旧如此节俭。朕的众多皇子当中,总算还有你这么个体己的儿子。”
听到父皇的称赞,李瑁心中暗自欢喜,但表面上依然不动声色,平静地回答道:“父皇一贯教诲孩儿们要勤俭持家,此乃为人之本,孩儿一刻都不敢忘怀。”
李隆基满意地点点头,微笑着说:“嗯嗯,朕见你这般时刻铭记勤俭之德,深感欣慰呐!对了,关于杨玉环之事,朕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当告知于你,以免你心生误会,误以为父皇将她藏匿在了宫中。”
李瑁闻言,连忙惶恐地说道:“儿臣万万不敢有此想法,请父皇切莫多心。”
李隆基轻轻摆了摆手,打了个哈欠后接着说道:“东都的圣善寺你可知晓?杨玉环如今便在那里修行。朕听闻她还取了个法名,唤作太真,又号玉奴。”
李瑁急忙应道:“父皇,儿臣知晓那圣善寺。它可是咱们大唐帝国赫赫有名的皇家寺院呢。”
“没错没错!就是那里”。李隆基立刻赞许有加的接着说说:“听说那里牡丹甚是馨香,更是佛教艺术的石渠兰台。想必杨玉环在圣善寺的比丘尼院阿兰若修行一定能被佛光照耀的更加艳丽。”
李瑁又在心里把自己的父皇横过来翻过去的骂了无数遍但是表面上却毕恭毕敬的站在那里静静的聆听着父皇的教诲。
父皇说的极是。想必此刻的杨玉环一定更加耀眼了。
对对对,正是如此啊!所以,朕已然下达圣旨,命令她即刻还俗啦!”皇帝李隆基一脸得意地说道。
“啊?”李琩听闻此言,瞬间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住了。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当今圣上。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皇帝老爹这究竟是演的哪一出戏码呀?她才刚刚出家没几日,怎的就这般匆忙让其还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