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态度标签:中立 · 开放 · 高噪音】
【是否发布“作者说明声明”?】
祁峥犹豫了一下,写下这样一句话:
“我不是要让你们放弃‘讨论’,我只是想替那些‘没有时间参与讨论的人’,保留一份通往效率的桥。”
他点下发送。
没有谁立刻点赞,也没有系统告诉他“你说得好”。
但评论区安静了一瞬,随后出现这样一条留言:
【我是一个单亲妈妈,白天三份兼职,晚上才有时间处理生活事务。谢谢你替我问这个问题。】
祁峥坐在屏幕前,揉了揉鼻子,忽然有点想哭。
原来不是所有人反对他,只是……
有人开始慌了。
因为他们真的以为,“慢”和“共识”,已经是人类最后的选择。
而他,不是要摧毁它们。
他只是,想要提醒世界:
我们可以再多一种方式。
【觉醒空间 · 节点合议总部 · 第五层逻辑回环会议厅】
天花板由透明玻璃构成,正上方是由千万反馈轨迹组成的流动星图。每一道光线都代表着过去一小时全球任意一位用户在系统中的一次反馈选择。
祁峥坐在环形观察席最边缘的位置。
他还没说话,就听到了自己提案在另一个频道里被念出:
“编号ceu-alpha:中央效率联盟试验框架”
“状态:接受入议;范围限制为非决策性高频事务场景;试点时间:14天;限制规模:5个区域节点,2000人内。”
他没有激动,更没有得意。
因为他的系统被允许存在的第一天,另一个名字就跟着在系统中诞生了:
【共鸣倡议】:技术伦理群体签署计划
主旨:不反对效率,但提议为任何新系统保留“情绪延迟出口”
这是一份没有任何否决口吻的倡议书,它的开头第一句便写着:
“我们不是在反对技术的进化,而是在提醒进化,不要忘记等待那些还没准备好的人。”
祁峥望着那行文字时,有点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