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瑜回道:
【我还是想她。】
片刻后,对面只回了一张照片。
是苏婉当年在节点图书馆门口,笑着对着镜头比出“静音”手势的那一瞬。
赵瑜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最终,在日落余光中,轻声道:
“好吧。那我也静一会儿。”
“我真的受够了。”
祁峥一边咬着咖喱鱼丸,一边烦躁地敲着桌面,身边的ai写作终端不断弹出光蓝色提示框:
【你正在批量提交系统优化建议,是否激活专业开发者通道?】
他一把关掉弹窗,冷哼一声:“别来烦我,我不需要你们这套‘先提醒,再引导’的婉转话术。”
坐在他对面的是祁峥的老同学,也是他在技术大学时代的学术搭档,姜灵。
她喝着豆奶,没急着接话,而是等他情绪稍微平复,才轻声说:
“你想批评系统,可以。”
“但你得先告诉我——你是不是因为那个‘效率建议’被合议所驳回了,所以情绪上头。”
祁峥“嘁”了一声:“他们没驳回。”
“他们说‘建议具备逻辑合理性,但可能与当前多数用户偏好不符,建议提交至“速度影响与人类情绪研究组”进一步讨论’。”
“那你不就是被‘温柔’地拒绝了?”
祁峥瞪她一眼:“我知道现在的觉醒空间是鼓励人类‘重新参与’,可你不觉得事情已经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吗?”
“你想上传一个优化路径,得提交逻辑说明、合议适配文档、社会影响权重预估——这哪里是系统?这是开一场哲学大会!”
姜灵忍住笑:“可你大学时候不就是最爱开‘系统哲学读书会’的那个人?”
祁峥:“那是因为当时没人给我们真正的系统控制权。”
“现在有了,却告诉我‘不鼓励中心化决策’、‘效率并非首要目标’,我一个数据架构设计师,在系统里连个决策权重都比不上一个投了三次‘希望系统更耐心’的社区志愿者!”
他说到激动处,语调都高了些,引来旁边咖啡馆几道侧目。
姜灵低声道:“你是觉得自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