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劫持?”
“不,是明目张胆地‘写入未来’。”
“如果他成功,全世界的金融模型,都要先经过他的系统‘确认’,哪怕你最后没用它,他也会记录下你想要什么。”
“这是‘全数据观察权’。”赵瑜喃喃,“这已经不是系统了,这是……神明。”
顾铭缓缓吐出两个字:“不,是替代文明。”
他们意识到,纪亦舟和zion,根本不是想赢,而是想彻底终结这个版本的“人类治理逻辑”。
而唯一的对抗路径,已经启动:
信任反写系统
——一个人类与系统之间不再单向服从的时代。
苏婉站在数据穹顶下,喃喃自语:
“你以为你赢了?”
“可你忘了,真正决定规则的,从来不是系统。”
“而是——谁有资格说‘我不同意。’”
【t - 66小时05分】
“我不同意。”
这四个字,不再只是情绪的宣泄。
当它第一次以“反写反馈”的形式出现在系统界面,当一个普通用户用“真实理由”驳回了澜井系统的自动评估,并获得节点平台支持后,连锁反应迅速席卷全球。
“我不同意你的风控评级——因为你评估的是我过去的低谷,不是我现在的收入结构。”
“我不同意你拒绝我贷款——你引用的是三年前的模型,那时我刚刚创业失败,但我现在是稳态企业主。”
“我不同意你默认我为高风险用户,只因为我来自某个国家。”
【系统提示:反写反馈通过,正在更新本地判断模块。】
这一刻,全球数以万计的普通用户开始体验到“被听见”的奇迹。
而这一次,是系统第一次退让。
不仅如此,一些国家的监管机构、司法仲裁机关、第三方金融教育组织也开始响应:
瑞典中央银行率先宣布接入“反写数据通道”,表示“用户有权就其系统评估逻辑提出重审建议”;
加拿大技术教育协会发布指导建议:“所有ai系统输出必须附带‘用户反写接口’及解释说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