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顾铭和赵瑜迅速响应。
他们将“共鸣系统”命名为《全球信任感知公投平台》,并正式在各大中立国家的金融科技大会上提出运行草案:
所有接入“秩序节点30”的用户,将自动拥有“信任感知权”;
投票无须实名,完全以系统行为数据决定权重;
不再只让高层决定监管系统使用与否——普通投资者与中小金融机构,将首次拥有“制度可见权”。
当这份草案发布后,全球第三方金融平台首先响应。
来自瑞典、爱尔兰、马来西亚、乌拉圭等九个中立国家的监管委员会率先发声:
“我们愿意参与此项系统试点,并呼吁全球同步支持‘金融制度的感知民主化’。”
在社交媒体上,共鸣系统上线、我为信任投票、金融制度去精英化等标签一夜爆红。各大财经博主、投资论坛开始自发推动“信任打卡挑战”:每天使用秩序节点完成一次交易并给予反馈,累积可进入全球透明排行榜。
平台用户热评如潮:
【第一次感觉,我不是数据里的无名之人,而是规则的一部分】
【她不是要掌控这个系统,而是让我们一起来养它】
【纪亦舟你再强,也控制不了我的感受】
这一场“无形的投票海啸”,悄然击穿了澜井系统以“效率为主”的逻辑壁垒。
而纪亦舟,很快察觉到了异动。
“他们在用‘感觉’建制度?”他盯着顾铭发出的白皮书,脸色前所未有地冷。
澜井系统的核心,是绝对执行与最小误差——它不考虑“人的不稳定性”,也不会允许“情绪”干扰判断。
“可现在……他们竟然让信任可以‘被表达’。”
他不由地冷笑出声,眼神却逐渐沉下。
“那我也得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决定权’。”
他启动澜井系统的第二阶段部署计划:
【算法监管试点国机制】
【核心内容:以澜井系统作为该国金融自动审计、信贷风险评估、交易透明性检测的标准系统】
而首批签约国,已经悄然敲定:
沙特:作为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