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集团·总部会议厅,清晨六点半。
灯光未曾熄灭,连夜召开的“秩序节点30 公约落地协调会”仍在继续。
几十位来自全球金融、科技、安全、审计等领域的代表接入虚拟座席,议题只有一个:
——苏婉提出的“去中心化信任共建方案”,是否具备现实落地可能?
“如果我们把核心算法权限交给社会开发者,我们拿什么控制风险?”
“系统由谁终审?一旦出错,谁负责?”
“假如这玩意儿被敌对国家黑了怎么办?”
顾铭一一记录每一个问题,赵瑜则在后方技术席做快速应答。
“我们不是将系统完全开放,而是按照苏婉草案的比例,将三层权限做出切割。”
“一层由全球监管组织负责,二层由共建机构公投协定,三层为最核心逻辑,仅由加密算法自动执行。”
“也就是说,”一个德籍技术代表皱眉道,“你们不是放弃控制权,而是建立一个‘共治系统’?”
“是。”顾铭望向屏幕镜头,语气坚定,“她不是要消失,而是要‘透明化’。”
会场陷入短暂沉默。
赵瑜轻声道:“公约初版的节点逻辑图、开放源接口、节点治理草案、审计标准全都附在补充材料里了。我们不再要一个完美的神,而是要一个人人能监督的‘次神系统’。”
没人说话。
但没人反对。
会议尾声,来自十七个国家的代表初步签署“意向性协定”,并向外界公开表示:
“秩序节点系统已提交全球治理体系接轨议案,未来将由多边监管机构联合审计、推动去中心化执行模型落地。”
当日,全球财经媒体纷纷报道。
【苏婉公开让渡控制权后,东方集团信任指数大幅回升】
【顾铭、赵瑜代表推动“次神系统”设想:重构全球金融治理逻辑】
【从私人系统到世界资产中立平台,她到底做对了什么?】
然而,这种风向上的好转,却也引起了纪亦舟的强烈警觉。
星辰科技·私密圆桌厅,窗外是浓重的乌云,雷雨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