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大会上,气氛凝重。苏婉的提案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无数的涟漪。在座的股东们互相交换着眼神,言语之间都显得尤为谨慎。每个人都在思考,自己的立场究竟应该站在哪一边。
“我认为,增发股份无疑是一个双刃剑。”一位中年股东缓缓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它能带来短期的资金支持,但也会稀释现有股东的股份比例。尤其是在没有看到明确的投资回报前,我不太看好这个计划。”
苏婉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不失坚定:“我理解各位的担忧,毕竟任何决策都有其风险。但我希望大家能看到这项计划背后带来的长远价值。增发股份是我们对未来投资布局的前提,而这些投资将直接推动公司在未来三年内实现跨越式增长。”
话音刚落,另一位股东,李先生,抬起了头,眼中闪烁着一丝兴奋:“增发股份可以理解,但我更关心的是关于并购的部分,苏小姐,能否进一步解释一下我们未来要收购哪些公司,如何确保这些收购能为长盛带来持续的利润?”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苏婉最希望回答的内容。她已经预料到这个问题的到来,所以早早准备好了答案。
“当然。”她站起身,轻松地拿起了桌上的一份资料,慢条斯理地翻开。“我们计划收购的几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几个高增长的行业,包括新能源、科技创新和生物医药。这些行业不仅符合国家未来五年的产业政策,还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她顿了顿,继续道:“更重要的是,这些收购并非单纯的资本运作,而是为了整合资源,推动公司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从而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利润空间。”
她的一番话,引起了部分股东的兴趣。尤其是涉及到未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话题,许多人看到了长盛集团在未来几年内的强大潜力。这种话语权上的拓展,给股东们带来了不小的信心。
然而,苏婉知道,这一切不过是表面上的平静,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打破沈卓和盛华财团的控制,争取到足够多的股东支持。她必须确保这些收购计划能得到股东的同意,并最终通过股东大会的投票。
正当会议气氛逐渐转向支持时,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