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央,而王钦若等人则在一旁添油加醋地向皇帝进谗言。
王钦若奏道:“陛下,臣听闻这张择端绘制了一幅画,名为《清明上河图》,可臣暗中打听,这画中尽是些对我大宋不利之景象,有乞丐流民,还有差役横行,这分明是在诋毁我大宋的太平盛世,居心不良啊,恳请陛下严惩此人,以正视听。”
皇帝听闻,眉头微微皱起,看向张择端问道:“张画师,可有此事?”
张择端赶忙跪下,恭敬地回道:“陛下,微臣所绘《清明上河图》,确如实描绘了汴京的市井百态。陛下,如今我汴京看似繁华,实则危机四伏啊,边境金兵虎视眈眈,屡屡犯我边境,而民间亦有诸多疾苦,微臣只是想通过这幅画,让陛下知晓这些情况,以便朝廷能早做应对,绝非是诋毁朝廷之意啊。”
皇帝听后,陷入了沉思。他心中也明白,如今的局势或许并非如那些奸臣口中所说的那般一片大好,可又顾虑着若是承认了画中所揭示的问题,岂不是显得自己治国不力。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忠臣李大人站了出来。李大人为官多年,一向刚正不阿,心系国家和百姓。他向皇帝行了一礼,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张画师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实乃国宝啊。自古以来,画师作画便是记录世间万象,张画师以其精湛技艺,将我汴京的风貌完整呈现,这其中有繁华之处,那是彰显我大宋的昌盛,可些许隐忧,也正是提醒陛下和朝廷要居安思危,怎能说是诋毁呢?陛下若能细观此画,定能从中洞察到许多平日里难以察觉之事,对我大宋的治理大有裨益啊。”
王钦若一听,赶忙反驳道:“李大人,你这是偏袒张择端,若这幅画流传出去,让百姓们看到了,定会引起人心惶惶,不利于朝廷的稳定啊。”
李大人义正言辞地回应道:“宰相大人,百姓们又岂是那般不明事理之人,若朝廷能正视画中所反映之事,积极解决,那百姓只会更加拥戴朝廷,何来人心惶惶之说。倒是一味地隐瞒,才会让问题越积越多,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才是危害国家啊。”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执一词,有的站在王钦若一边,害怕画中之事牵连到自己,有的则认同李大人的看法,觉得应该让皇帝看到真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