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颜料脱落,画面上原本清晰的人物、建筑轮廓都变得难以分辨,仿佛一幅被岁月狠狠蹂躏过的残次品。
还有那频繁发生的地震,大地剧烈摇晃之时,古建筑纷纷倒塌,那些藏在建筑里的文物和书籍也跟着遭殃。有的被掩埋在了砖石瓦砾之下,长时间的重压让它们破损严重。比如有一座寺庙,寺庙的藏经阁中收藏着几部有着北宋文化烙印的珍贵经书,当地震来袭,藏经阁轰然倒塌,那些经书被埋在了废墟里,几十年后人们才偶然发现这片遗址,可当挖出来时,经书大多已经腐朽不堪,一碰就碎成了纸屑,曾经蕴含其中的佛法智慧与北宋时期的书法艺术之美,也只能随着这些纸屑消逝在风中了。
而人为的破坏,更是给北宋文化遗产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痛。在某些动荡的时期,一些人出于无知或者别有用心的目的,对文物和书籍进行了大肆破坏。有一伙盗墓贼,听闻某个古墓中藏有一幅疑似北宋宫廷画师临摹的《清明上河图》,便趁着夜色前去盗掘。他们根本不懂这幅画的价值,在墓中找到画卷后,因为争抢分配不均,竟然大打出手,在混乱中那幅画被扯得七零八落,好好的一幅艺术珍品就这样毁在了这些贪婪又愚昧的人手中。
还有在特殊的历史阶段,一些所谓的“破旧立新”思潮影响下,不少人将古籍、古画当成了封建糟粕的代表,大量的《史记》等经典书籍被收缴,有的被当众焚烧,那跳跃的火苗仿佛是在吞噬着历史的记忆,让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化为了一缕缕刺鼻的青烟。一些有着精美北宋绘画的屏风、器物等,也被砸烂,人们只看到了它们所谓“旧”的一面,却忽视了背后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同样给北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年轻一代从小接触的是电子游戏、短视频等充满现代感和潮流元素的事物。对于北宋文化中那些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诗词、书画、古籍,很多人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去了解。
比如在学校里,当老师讲解《史记》中的精彩篇章时,不少学生觉得那些文言文晦涩难懂,远不如去看一部有趣的科幻电影或者玩一局刺激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