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的中军,将这些贼头目一窝端了,到时,说不得还能冲出城去,对群龙无首的流贼进行致命打击。
可惜啊,一切没有如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可望退走。
另一头,沿大洪山进军的刘良佐部,山路难行,比黄得功部迟了两日,但他们运气爆棚,中午到达宜城外,本是准备扎营驻军,休整一夜再行攻城。
但不久,前方的夜不收就回报,宜城城门洞开,根本不见流贼的守军,刘良佐当即大喜,派了一队人马前去试探虚实,结果毫无意外的,就轻而易举的进了宜城。
找了城里的士绅审问才得知,宜城的守军,四五天之前就撤回了襄阳,这下,算是被刘良佐不费一兵一卒,捡了个收复宜城的功劳,众将也是开心不已。
昨夜他们接到黄得功部的战报,得知他们在进攻南漳时,遭遇顽强抵抗,死伤惨重,众人心头凝重,还以为宜城和南漳一样,也会是张可望防守的重点。
谁成想,他们如此幸运,直接白捡,不知道黄得功他们知道了,会不会当场气死。
不过,众人也没有得意忘形,粗心大意,只派了千余人进城接管城防,其余大军还是在城外扎营,一是城里住不下这么多大军,二是他们也怕流贼有什么阴谋诡计。
框他们入城,然后再使计聚歼,那可就糟了,所以,刘良佐一众军将都一致认为,小心为妙,将大军驻于城外。
因为这事儿,现在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诡异的味道,没道理只守南漳不守宜城啊,二城都属于襄阳卫城,一守一弃实在诡异。
当日夜里,中军大帐正在庆祝,众人喜笑颜开之时,前方夜不收来报,发现襄阳又一次有大军趁夜出城,不知去向。
布置在襄阳城周的毕竟只是少量的监视哨,不是大军随行的大队夜不收,流寇洒下大队的斥候断后,襄阳城外的夜不收也无可奈何,跟不上大军行军的踪迹。
“军座,末将以为,流贼必有奸计,说不定是来偷袭我军的,上次夜出,他们就摆了参座他们一道。”
“参座军报上可是说了,要不是他们提早攻破了南漳,就被流贼夜出的伏兵包了饺子了,这次,我军可要小心谨慎些才是。”李成栋谨慎的分析道。
你还别说,不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