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百姓的和百官的热情,前后有差距才好,可以听到各处的打炮声,要是真精确到同一时间发射,还听不出个啥呢。
等十七门大炮十七发打完,人们嗓子都要喊哑了,热情空前高涨,整个官道都铺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绸碎屑。
而在朱慈烺的视野中,尽头的第三军也开始了行军,随着尽头处隐约传来的号角声,众人知道,那是第三军的进军号令。
打头的五骑一排的骑兵,五千骑兵手握长枪,腰挎长刀,马鞍上还挂着手弩,士卒们都是统一着的火红的棉甲,头顶缨盔。
骑兵缓步走来,尽头处的围观人群早已声浪如潮,所过之处,助威呐喊声此起彼伏,南京这代人,何曾见过这等场面,不要说百姓了,就是达官贵人,文武勋臣也是没有见过。
不然怎会引得连宫中的娘娘们都找崇祯批准出城参观呢,大明这几十年败多胜少,人们心中大明的形象普遍认为是不堪的。
这次南京勋贵数千万两的军费,花足了本钱装备第三军,鲜明统一的盔甲军服,闪着寒光的武器装备。
加上全军各色旗帜飘扬,端的是威武雄壮,威风凛凛,更有御马监借给他们的一万骑兵助阵,威势震天。
看着这军容齐整,摄人心魄的大军,谁还能认为明军是不堪一战的,只有精锐之师的盛赞。
随着骑兵方阵缓缓通过朝阳门,官道两旁的百姓欢呼声此起彼伏,声浪如潮。骑兵们身着火红棉甲,头戴缨盔,手持长枪,腰挎长刀,马鞍上挂着手弩,显得威风凛凛。
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马蹄声如雷鸣般震撼人心,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人们的心头,激起无尽的豪情。
朱慈烺再次向前走近,手扶着女墙向下看去,只见第三军将士皆是面朝城楼,行注目礼。
朱慈烺吸气,酝酿一下,拔出腰间的佩剑,斜指苍穹,大声喝道:“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城楼上的‘扩声器’,上百位大汉将军齐声大喝传诵道。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将军威武。。。”下面的骑兵本来竖着拿的长枪,顺势向上挥舞呐喊。
从上面的城墙观看,只见枪尖如林,向上突刺的枪尖,在阳光的照射下,翻出阵阵耀眼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