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自从朝廷派遣十万大军进入山东,并且全面放权允许山东、河南、北直等地府州县衙,自主组建民团抗击敌军。
朝廷不再追究失土之责,可游击周旋或抱团阻击,一句话,没规矩,只要能抗击敌人,你随意,和第二军的政策基本相同。
这道政策简直就是猛虎,一般只会出现在中央政权衰败之时,后患简直无穷,因为地方坐大,中央朝廷无力收拾残局震慑,到最后就是汉末、唐末群雄割据的情况,这是任何一个朝廷都不想看到的。
所以,一般不会走这步,就连历史上的明末,朝廷都不敢发出这等命令,因为就算平了流寇,赶走建奴,大明江山也就没了。
但南明后期走投无路之时,还是用上了这种玉石俱焚的方法,只要有兵权的,南明朝廷一概承认,并且加封爵位,只要能抗击建奴,什么办法朝廷都认,你能拉起多大的队伍,朝廷就给你多大的官职爵位。
所以南明光异姓王都出了不少,但那时候其实已经剩少半江山了,为时已晚,北方投降的汉人高官同样为了爵位官位,大肆聚拢手下兵力,汉军旗势力空前膨胀。
清廷感受到了危机,随即立即成立专门划出的绿营建制,将入关招收的超出汉军全部划入绿营,由朝廷直接管辖。
虽然后患巨大,但效果同样明显,清廷在南方举步维艰,从1652年清军攻占浙江,南明放手一搏到1662年缅甸兵败,小半个南方,声势浩大的清军,愣是打了十年,可见效果还是有的。
现在朱慈烺这么决定,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军队,在战后能再次收缴地方兵权,所以才大胆使用。
北方各地已经得知朝廷政策,别说衙门了,民间大神也是繁多,牛鬼蛇神全都跳了出来,造反专业户白莲教在山东、直隶、山西、河南四起,形势如潮。
着名的山东响马,山西响马也是纷纷拉山头据兵权,整个北地简直八方云动,民间大户宗族一时也是进山的进山,筑堡的筑堡,拉起几千的族人聚住,开始训练青壮,以为自保。
众大臣说起这些,真是担心不已,朱慈烺却是笑的开心,现在他没什么欲望,有欲望的应该是建奴了,到时头疼的,就是多尔衮了,哈哈。
最后朱慈烺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