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在孙传庭的主持下,已站稳脚步集军数十万,准备反攻四川;
西南稳如泰山,黔国公沐天波也在整军备战,大明已乱象丛生,北地烽烟四起十几年,但他的职责是镇守西南,防止西南各国趁火打劫,也是无法率军北上平叛;
东南沿海,郑芝龙彻底依附朝廷后,也是按照指令大力发展水师,两广和福建、浙江暂时还算平静。
但这时的南京就不平静了,南京镇守太监张彝宪被调庐州监军,新任南京镇守太监曹化淳年纪轻轻,但资历极老,随行的李继周又是太子亲信,到了南京那是一顿整顿。
为了南京兵权,魏国公徐文爵都吃了挂落,被软禁在府,新任掌兵部事,兵部尚书练国事一看,好家伙,这是夺权来了。
自己刚掌事,没什么根基,还是别跳,老老实实听话即可,君不见南京地头蛇魏国公都被收拾了嘛,南京三大巨头,魏国公、镇守太监、兵部尚书,已去其二,自己有个屁用啊。
要说曹化淳和李继周带的净军还没啥威慑力的话,紧随其后起复的钱谦益,直接领了六千军的督标营进驻南京,而且还是火器军,让南京众勋贵准备撺掇军民闹事的计划直接腹死胎中。
别看只六千正规军,那也是足够威慑南京了,北京常年战事不断,甚至动不动北京被围,北京的军备都烂成这样,东凑西凑,现在天津凑齐的才七万多人,加上御马监也就不到十万。
这还是战力非常值得打问号的北京,自成祖靖难至今的南京,那是实实在在的两百多年无战事了,承平日久,军备糜烂可想而知,谁能指望勋贵自费去养兵呢?
全都是上下其手,除了能维持日常维稳,基本都是空编。
君不见嘉靖朝,五百倭寇登陆,从苏淞口一路长驱直入,杀到了南京城下,仅五百人竟然吓得南京闭城待战,向江南江北求救,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一国陪都,如此不堪,当时差点把嘉靖帝直接气的成仙,这才下定决心要围剿东南倭寇。
由此可见,六千人哪里是少了,简直就是多的不能再多了,横扫南直隶是一点问题没有,按照朱慈烺的命令,钱谦益开始清查南直土地,而且雷厉风行。
李继周更是肆无忌惮,军田好查,没人就直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