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汤的小角色,大多数留在北京享福呢。
结果清晰明了,李自成大败而逃,威望坍塌,一蹶不振。
这就是农民起义军的通病。细数中国两千年封建史,农民起义多不胜数,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到太平天国运动。
2000年来,仅仅成功了刘邦、朱元璋二人,这也是这两位太祖皇帝的过人之处。得国正,是要有大毅力,大手段的,李自成,差的太远了。
假设一下,吴三桂没有放建奴入关,山海关两面受敌,姑且先当作吴三桂才能过人,守了下来,那李自成必然南下,那就成了一只越长越大的蝗虫,谁都无法阻挡了,只能等到他们把大明霍霍完了,没地方可霍霍了。
接下来就是惨绝人寰的饥饿,到时,不敢想象,能剩下多少人活下来,再重新耕种,自力更生。所以,决不能让李自成当局,北京的满足,是击溃他们的一大节点,一旦错过,下次可能只能等到南京了。
况且,山海关能守住两面夹击吗?大概率不能,而且不是东面的建奴挡不住,而是西面的李自成挡不住,京城霍霍不了几天,完了这些人还是会响应李自成,寻找新的吃食。
吴三桂断断抵挡不住源源不断的流寇,历史更是证明,吴三桂第一波的把握都没有,直接放清军入关抵挡李自成,是因为山海关本来就是防东不防西,朝廷也不允许。
那么,山海关还有守的价值吗?没有,明知道守不住,还浪费钱粮干嘛?
再说了,前面就说过,山海关并不是建奴的唯一选择,完全可以从北方入寇,攻城占地,而且,那时不用再怕会被包围在关内了,因为北方都没有官军了,可以打下一座占领一座。
被李自成打了一遍的北方,难度也大大降低,简直就是李自成在前面给建奴当先锋,建奴只需在后面摘果子就行。
建奴有完整的治理地方制度,可不是李自成这样霍霍完就走的,这种结果更是无解,建奴直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整个大明,所以,李自成对于大明来说,危害从来都是要大于建奴的。
所以,朱慈烺的选择,就是顺应历史,顺其自然,先解决掉蝗虫再说,占据富庶的南方,反攻遍地狼烟,满是骷髅的北地,难度要小得多,北方已经完了,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