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思敏捷,大动作倒也不至于,只是小王向父皇奏请军制改革,父皇答应以天津卫为试点罢了,现在,天津卫三卫的人早已替换成新招募的新军,军队编制也已重新划分,接受新式训练。”
“但是,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改革,是武器的改革,明年吧,待明年时机成熟,我会在天津卫开设工厂,制造新式火器,有了新式火器,骑兵、建奴、流寇都不是问题了。”
“虽然不知道殿下说的新式火器是什么样,但是老臣以为,大力发展火器的方向是没错的,建奴初期被朝廷压的喘不过来气,但是在东江镇反叛之后,建奴火器技术也是和我军不相上下了,只是数量差距罢了,此后 ,朝廷大军再无优势可言,随之,建奴也已经是不断壮大,已成祸患。”孙承宗作为辽东督师,自然最有资格发言和建奴的交战情况了,大炮的流入,使得建奴迅速膨化,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火器改革势在必行,而军官将领的培养也极为重要,小王准备在天津卫开办一所军校,专门培养军官将领,使其系统化,正规化的学习之后,再放入军中,从基层做起,这样,军队的指挥就不再是凭借统帅的个人经验去打了。”
“这个军校,好是好,但是确实不合礼制,朝廷允许吗?”孙承宗却是无不担忧的问道,朝廷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不利于文人地位统治,也存在极大隐患,一旦反叛,朝廷也不好平复。
“这个倒是不急,现在成立的军校,也不会向全国开放招生,目前只有一些孤儿,不扩散也就不会动别人的利益,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臣恭贺殿下改革成功,中兴大明。”
“哈哈。。。这个,正是小王这次来找阁老的目的。”
“哦?殿下不是找臣商讨国朝局势?”孙承宗倒是一愣,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自己能出的上力的。
“不是,小王这次来,是想阁老出任军校的副校长一职,帮大明再培养几个优秀的统帅。”朱慈烺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啊?军校副院长?老臣年事已高,怕误了殿下的事啊。”孙承宗心里还是非常欢喜的,他前后去职多年,致仕也是迫不得已。
而且闲着也特别难受,现在听说太子在天津卫进行军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