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孤就开个头,以后内阁决策也是如此,内阁阁臣处理意见出现分歧,可投票决定,首辅有一票否定权,但其余阁臣一样有申诉权,对于首辅否定不服者,可以向上面呈申诉。”
“申诉胜利,就按照阁臣申诉的决策执行,申诉失败,申诉阁臣官降一级,每次都是如此处罚,若品级掉落四品,当退出内阁,回翰林院掌院,三年内不得再次提报入阁候选。”
朱慈烺说了一下自己对内阁的规矩的想法,让大家先议一议。
果然,下面议论纷纷,众大臣都是欣喜调侃讨论的多,毕竟内阁非翰林不得入,不少人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
现在这个提议,其实就是在规范化内阁内部的斗争流程,把以前不合规的,上不得台面的,暴力的,阴谋的各种斗法,直接出规定。
以后要斗法,就这么斗,次辅要是厉害想上位,简单,你多拉人搞几次和首辅对立的投票,首辅不动用否决权,那就是他投票投不赢,不是能力有问题就是影响力有问题了。
如果要是动用否决权,那就申诉,赢了首辅虽然没啥惩罚,但文人的威武比啥都重要,你要是被手下驳几回,上意的信任就会出现危机,自身的威武也会出现大危机,那就离自己请辞不远了。
而次辅完全不怕,败了无非就是掉级,能做到次辅的最次的都是正二品,够掉好几次的了,反正地位不会变化太大。
内阁阁臣品级差距也是巨大的,不是都一样的大佬,有一品的大佬,有二品的正常级别的尚书,有三品的侍郎,有四品的祭酒,还有他娘的五品的翰林掌院。
其实内阁一直都不是什么职位的高峰,阁臣的加衔才是。什么少傅,少师,少保之类的一品,什么兼某某尚书,某某侍郎,这些才是衔。
二进宫的吴牲大点其头,陈演沉吟不语,目前就三名辅臣,其实还算和谐,而且现在不是和平时期,没那么多时间搞内斗,这个对他来说,影响不大,
而且,从通篇来说,这规则对首辅还是非常有力的,首先你想拉拢多少阁臣投对立票就很不容易,没道理我首辅的权势影响没你次辅或者其他阁臣大啊。
人凭什么听你次辅的?所以,除非自己确实失了人心,否则还真不好将自己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