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饿死的在所难免,还请殿下明鉴。”虽然诚惶诚恐,但是陈文清说起来倒也是头头是道。
“嗯,这个本宫理解,还有其他措施嘛?目前赈灾的粮食能否坚持到秋播?”朱慈烺捡重要的问道。
“回殿下,各州县城外,也已命人修缮搭建草棚,以供灾民住宿,每日都有两顿的粥食赈济,朝廷拨下来的粮食加上本地筹集,基本足以挨到秋播。”
“嗯,不错,陈大人处理的还算得当,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施粥的情况。”说罢一行人就到了最近的粥棚,现在天色不早了,是今天第二顿施粥了,粥棚外不知道是自发的还是官府组织的,秩序倒也还算不错,队伍排出去老远。
看到这么一大群人过来,施粥工作也暂停了,刚才一大群官老爷见礼的样子他们也都看见听见了,施粥的小吏带着些小厮急忙走出粥棚,趴在地上,屁股撅起老高,颤声喊道“小人给太子爷叩头了。”
有人带头,那些灾民在茫然愣神之后,也是从头到尾开始稀稀拉拉的跪地拜见。什么“太子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什么“太子爷长命百岁”的,还有喊“太子爷万岁”的,种种不合礼制的见礼此起彼伏,嘈杂一片。
等现场渐渐静下来了,朱慈烺这才鼓足中气,利用胸腔发音(ps:前文提到过,前世参过军)喊道:“国朝天灾,北方大旱,但朝廷心念百姓,调拨粮食赈灾,陛下特命本宫巡视灾区,监督朝廷赈灾,务必要让受灾的百姓有吃食,能活下去,大明不会亏待自己的子民,相信朝廷,一定能帮大家度过难关,坚持的秋播,让大家能回乡种地,陛下已向上天祭祀,来年定是风调雨顺,让大家庄家丰收,大家都起来吧。”
朱慈烺也尽尽自己的义务,刷一下朝廷的好感,但是,也仅此而已,来年,多半还是大旱,这该死的天气啊。
“皇帝老爷好啊,上天一定会感动的,明年丰收了,我一定要每天吃一顿干的。”“太子爷是好人呐,这下这些官老爷肯定会好好救济我们的。”听到这些人天真而简单的谢恩和愿望,朱慈烺也不禁有些触动,良民都如此,那那些造反的人呢?
肯定是活不下去了,没有希望,没有指望,只剩绝望,想到这里,朱慈烺恨不得加快自己的计划,能早些普及红薯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