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各住着一间,村里陆家人借住一间,还有一间空着。
一间屋子最多能住八个人,现在咱们这儿有九名男知青、九名女知青。
我建议大家先挤一挤,等开春暖和了再分屋。
虽说现在九个人住一起有点挤,但炕上暖和,还能省下烧炕的柴火用来做饭。”
话音刚落,知青们便拎着行李往院子里走。
林云秀动作迅速,拎着两个大包裹,率先冲向女知青的屋子。
她心里清楚,老知青一般都占炕头,而她的目标就选炕梢,这样能避免被人左右夹击。
知青点的屋子,是村里参考其他村子知青点的样式所盖,里面空间宽敞。
一进屋,正对着门口的地方摆放着洗漱用品,墙上拴着晾衣绳。
东北冬天寒冷,洗过的衣服只能在屋内晾干。
左手边有半截矮墙,矮墙西边是一张宽敞的大炕,能容纳八个人。
炕对面摆着一张四方桌和几个凳子,墙边放着几个四四方方的储物柜,供知青存放私人物品。
这些柜子大多是知青来了之后,才找村里人定制的。
厨房在院子东边,共两间,一间用来做饭,一间供大家吃饭。
厨房旁边有个柴棚,里面堆满了男知青捡来的柴火。
厕所建在西边墙角,男女分开。
知青点位于村子边缘,相对清净,屋后还有一片自留地,只要知青们肯下功夫不偷懒,绝对能实现蔬菜自由。
林云秀一进女知青屋,便直奔最里面,把行李放在炕梢,随后打开装被褥的包裹,开始铺炕。
可能村里知道知青们今天要来,炕上都提前铺上了厚厚的草垫子。
等林云秀铺好被褥,其他女知青还在嫌弃草垫子脏。
徐红梅是女知青里少数头脑灵活的,瞧见林云秀已经铺好,赶紧挨着她开始铺自己的被褥。
她心里明白,炕就这么大,不早点占地方,一会儿就没地儿了。
这时,林云秀已经走出去找知青点队长崔哲。
她大大方方地走到崔哲面前,礼貌问道:“崔队长,我想问问,靠山屯老乡家里,谁家卖木盆和木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