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起来,孤王没有看轻几位卿家的意思。”
三人起身,口中颂道:“谢王爷千岁。”
此时朱宸濠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之色,吩咐王纶道:“漕帮暂时可以先缓一缓,但是南京那边还需要再下些功夫,只要能拿下南京便可节制大运河,那时再去谋划漕帮不迟,就算是灭了他们,那也是在孤的一念之间。”
“王爷圣明。”
李士实上前一步,恭敬地道:“但是王爷,没有漕帮的几万人马,我们可是少了很大一个助力啊。王爷起事,定然是兵发大江,一路顺流而下,漕帮可比蛮子的那些狼兵可靠多了。”
王纶不屑地道:“只要王爷大旗一举,江南不知多少人愿意追随王爷,区区一个漕帮又顶得屁用?”
那李士实本是朝廷上因被弹劾而致仕的官员,曾担任过巡抚大员,执掌过督察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场老鸟。面对王纶的揶揄,也仅仅是笑笑而已。
朱宸濠嫌王纶言语粗鄙,便狠狠瞪了他一眼,转而对李士实面露慈和,虚心请教:“若虚,你的意思是?”
若虚便是李士实,他字唤若虚,号白洲。只见他捻着几根稀疏的胡须,沉吟着走动了几步:“成祖当年借宁王之势而得天下,如今王爷势单力薄何不效仿之?”
一说起当年旧事,朱宸濠便心中不甘,当年朱棣是挟持宁王而强行借走了他的朵颜三卫,这才获得了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当初朱棣曾经许诺当时的宁王朱权,也就是朱宸濠的祖上,即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事成之后愿与朱权共分天下,然而最终却只换来了一番冷落,以及百般提防,更是从原本的属地大宁迁居到了现如今的南昌。
如今的宁王一脉,传到朱宸濠这里已经是第四任,历任宁王皆对当今皇室一脉心存怨念,只因当初的那一句“愿与宁王共分天下”的虚言,成了朱宸濠一心谋反的主要原因。
听李士实这么说,知道他必有所指,再次出言相询:“若虚,不知何以教我?”
只听李士实轻咳了两声:“兴王乃是当今的亲叔叔,素有贤名,治下百姓无不爱戴,他若是能助王爷一臂之力,则王爷必将事半功倍。”
王纶抢白道:“就他那区区不到两千的兵马,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