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堆满陈旧杂物的阁楼里,灰尘在阳光的光束中肆意飞舞。帅东在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出了一台落满灰尘的文曲星。这台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子学习设备,如今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仿佛在诉说着被岁月遗忘的故事。帅东轻轻拂去它表面的尘土,按下电源键,熟悉的开机音乐竟奇迹般地响起,屏幕上闪烁的光芒如同神秘的召唤。当他随意翻看着里面的 basic 代码时,一个惊人的念头突然闪过:这些看似普通的代码,会不会有着超越想象的力量,比如能够雕刻普朗克长度的时空,揭开微观世界那神秘的面纱?
帅东对普朗克长度并不陌生,那是物理学中一个极小的尺度单位,被认为是时空的最小可测长度。在这个极其微小的尺度下,传统的时空概念变得模糊,量子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而此刻,看着文曲星里那些简单却又蕴含无限可能的 basic 代码,帅东不禁陷入了深深的遐想:难道这些代码能够成为连接宏观世界与普朗克尺度微观世界的桥梁,以一种奇妙的方式雕刻出微观世界的时空纹理?
帅东将文曲星放在桌上,仔细端详着屏幕上的代码。这些代码是他年少时出于对编程的好奇而编写的,大多是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和小游戏程序。但此刻,在他眼中,它们仿佛变成了神秘的咒语,每一行都蕴含着解开时空奥秘的线索。他想起了在科普书籍中读到的关于普朗克长度的描述,在那个尺度下,时空不再是连续和平滑的,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量子涨落。那么,文曲星里的代码如何与这样一个神秘的微观世界产生联系呢?
帅东决定从最基础的代码开始研究。他打开一个简单的循环程序,这是他曾经编写的用于计算从 1 到 100 累加和的程序。他开始思考,这个看似普通的程序,是否能在普朗克长度的概念下被赋予新的意义。他想象着,在普朗克尺度下,每一次循环就像是在微观世界中进行一次时空的“雕刻”,每一次数值的变化都对应着微观时空的某种微妙改变。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种联系,帅东决定对代码进行一些修改。他尝试在程序中引入随机数函数,模拟量子世界中的不确定性。他想看看,当代码中的确定性运算与随机因素相结合时,是否能产生与普朗克长度下时空涨落类似的效果。修改后的程序运行起来,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