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您放心,我们一定想尽办法按时完成任务。”帅东咬了咬牙,斩钉截铁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那是一种面对绝境时不服输的斗志。
王强拍了拍帅东的肩膀,“我相信你,帅东。但这次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工厂全力支持。”说完,他又匆匆离开,去协调其他方面的事务。
帅东转身再次看向车床,脑海中飞速思索着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台老车床是工厂的“元老”,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可如今面对如此高精度的加工要求,却显得力不从心。他深知,单纯地调整参数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另辟蹊径。
“小李,你去把咱们之前关于车床精度优化的所有资料都找出来,我就不信,这么多数据里找不到一点有用的线索。”帅东对小李说道。
小李应了一声,快步跑向资料室。不一会儿,他抱着一摞厚厚的文件回来了。两人坐在工作台前,开始仔细翻阅这些资料,试图从过往的经验中找到突破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车间里的嘈杂声似乎渐渐远去,帅东和小李沉浸在数据的海洋里。他们不断对比、分析,对每一个参数的调整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讨论。突然,帅东的目光停留在一份几年前的实验报告上。那是一次关于车床刀具磨损对精度影响的研究,其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让他眼前一亮。
“小李,你看这里。”帅东指着报告上的一行字说道,“当时我们发现,在特定的加工条件下,刀具的微小磨损会导致精度呈非线性变化。我们之前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车床整体参数上,会不会是刀具的问题被忽略了?”
小李凑过去,仔细看了看报告,眼睛也亮了起来,“帅哥,有可能啊。说不定现在这老车床的刀具磨损情况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估,影响了精度。”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对车床的刀具进行了全面检查。果不其然,刀具的磨损程度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帅东立刻安排小李去领取新的刀具,并按照之前报告中的方法,对刀具的安装和切削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
新刀具安装完成后,帅东再次启动了车床。他紧张地盯着显示屏上的数据,心脏提到了嗓子眼。随着零件的加工,误差数据逐渐趋于稳定,并且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