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珍珠见他如此热情,笑着接过他手中的纸张,细细翻阅起来。
诗中描绘了江南的山水风光,感悟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抱负,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少年特有的朝气与憧憬。
姚珍珠不由得点头称赞:“真好,看来这一趟,确实是没白来。”
沈怀瑾听到夸奖,脸上顿时泛起红晕,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一路上的风景、人情、还有你和三叔教我的东西,我都牢记在心……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一旁的沈怀谦懒散地靠着椅子,瘪了瘪嘴。
长没长大不好说,拍马屁的本事确实是长进了。
搞得他这个兄长颇有压力呢。
想着家中老祖母,老母亲,以及胖妹妹对他的殷殷期盼。
沈怀谦眼珠子狡黠地转了转,决定得做点什么了。
批改完沈怀瑾的课业,姚珍珠又将仇九叫来,让他安排几个人跟着沈三爷。
“事情能做成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得全须全尾地回去。”
“少夫人放心,出不了岔子。”
仇九曾是个挑货郎,全凭一双脚,走南闯北。
也因此结识了许多人。
后在姚珍珠的指示下,凭借着他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敏锐洞察,很快将这群散落在各地的挑货郎们组织了起来。
他们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体,而是形成了一张隐形的网,以南州为中心,慢慢覆盖向更远的地方。
就像蔓藤,以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扎根于各地。
挑货郎们走街串巷,消息灵通,既能打探到市井中的风吹草动,也能在必要时传递信息、运送物资。
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份普通,行事低调,不易引起旁人的注意。
既能掌控局势,又不显山露水。
被迫偷听的沈怀谦,在心里默默给姚珍珠竖起大拇指。
好手段啊!
终于忙完一切,姚珍珠目光投向窗外,让脑子短暂的放空。
夜色深沉,远处的山影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仿佛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变数。
但她深信,只要敢往前走,一切困难都会纷纷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