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看似平静的日子里,萧羽并没有丝毫懈怠。他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强化联盟内部的联系与协作。他定期组织各城将领齐聚襄阳,共同探讨战略战术,分享彼此在军事训练、城防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还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烽火传讯系统,确保一旦蒙古军队有任何风吹草动,联盟内各城都能迅速响应。
为了增强联盟的经济实力,以支撑长期的战争消耗,萧羽还推动各城之间开展贸易往来。他鼓励襄阳城的商人将本地的特产,如精美的丝绸、优质的茶叶等运往其他城池,同时引进临江城等地的马匹、兵器制造原料。这不仅促进了各城的经济繁荣,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依存关系。
而在蒙古军队大本营,指挥官和谋士们仍在绞尽脑汁。一名谋士又献上一计:“我们可以截断襄阳城的水源,让他们不战自乱。襄阳城周边有一条主要河流,只要在河流上游筑坝,便能断绝他们的用水。”指挥官闻言,觉得此计甚妙,立即派重兵前往河流上游,秘密筹备筑坝事宜。
一段时间后,襄阳城的百姓发现河水逐渐变少,城中用水开始紧张起来。萧羽得知此事后,意识到是蒙古军队在搞鬼。他一方面组织百姓挖掘深井,寻找新的水源;另一方面,派出精锐部队,悄悄向河流上游进发,试图破坏蒙古军队的筑坝计划。
这支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沿着崎岖的山路艰难前行。他们避开了蒙古军队的巡逻岗哨,终于抵达了筑坝地点。一场激烈的战斗随即展开,蒙古军队凭借着有利的地形和坚固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抵抗。但襄阳军士气高昂,在将领的带领下,奋勇拼杀。经过一番苦战,襄阳军成功摧毁了蒙古军队筑起的堤坝,河水重新流入襄阳城。
蒙古军队的阴谋再次破产,指挥官恼羞成怒。他决定孤注一掷,集结所有兵力,对襄阳城发动一场全面的总攻。这一次,他们不仅带来了更多的攻城器械,还招募了一批擅长攀爬城墙的敢死队。
面对蒙古军队的大规模进攻,襄阳城联盟迅速做出反应。各城的援军纷纷赶来,与襄阳城守军共同抵御外敌。城墙上,新型床弩发挥出巨大威力,巨型弩箭带着呼啸的风声射向敌军,所到之处一片惨叫。神秘骑兵则从侧翼出击,如同一把利刃插入蒙古军队的阵营,打乱了他们的进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