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齿轮:一个残疾人的职场突围》
故事类型:现实向职场\/成长救赎\/时代变迁
核心设定:1979年出生的陈默,因幼年高烧失去双腿,在轮椅上完成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业。2015年加入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面对行业智能化转型浪潮,既要突破身体障碍,又要对抗职场潜规则,最终用机械外骨骼技术重塑行业生态。
第一章:被烧毁的年轮(1988-1998)
九岁的陈默在高烧第三天听到骨头爆裂的声音。消毒水气味里,母亲握着他汗湿的手反复念叨:\"再忍忍,等退烧就能去上学。\" 直到护士推进来的不是退烧药,而是截肢同意书。
父亲在签字时钢笔尖划破了纸张。陈默后来才知道,那天是父亲晋升车间主任的庆功宴,而他的医疗费相当于全家半年工资。截肢后的第一个雨天,他在床底发现被雨水泡胀的航模——那是父亲答应送他的生日礼物。
\"装了假肢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跑。\"父亲把假肢甩在桌上的声音像摔碎搪瓷缸。陈默摸着冰凉的金属关节,在深夜用砂轮磨掉了所有螺丝,鲜血渗进齿轮缝隙的瞬间,他突然听懂了机器运转的轰鸣。
2000年高考放榜日,陈默的轮椅碾过录取通知书上的\"自动化专业\"。系主任在面试室盯着他的义肢说:\"我们培养的是能下车间的工程师。\" 他操控机械臂精准抓起桌面上的硬币,金属指节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
第二章:齿轮初转(2005-2014)
陈默的第一份工作在东北老工业区。他的工位在车间角落,液压机的震颤让义肢关节生疼。师傅老张总把最脏的活推给他:\"残废就该待在档案室。\"直到某天生产线突发故障,他坐在轮椅上用编程器改写了整个控制逻辑。
2008年金融危机,工厂开始裁员。陈默在茶水间听到厂长说:\"留个残废不如多养个装卸工。\" 他连夜开发出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当三维全息投影在会议室内展开时,财务总监眼镜片上的反光比数据图表更刺眼。
2014年冬天,陈默站在公司天台。脚下是即将被并购的老厂房,手中是德国博世的offer。手机突然震动,母亲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