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凝固,鸦雀无声,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汇聚到了龙椅上的乾临帝身上。
龙椅冰冷,可坐久了,似乎也带着点人气,又或者是龙椅上的人,散发着让人不敢直视的寒意。
旁边侍立的老太监,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木雕,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扰了这死寂。
李默垂着眼帘,袖中的手指微微蜷曲,心中飞快地盘算——蜀地糜烂至此,已非一日之功。
这一步棋,陛下是落子无悔,决意快刀斩乱麻还是……另有深意?
这决定牵动着蜀地百万生灵的生死,也牵动着他李默甚至整个晋王府的前程。
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乾临帝指节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一下又一下,不紧不慢却像鼓点般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他的目光在殿中缓缓扫过,掠过一张张或忧虑、或激昂、或惶恐的脸,如同审视着棋盘上的棋子。
最后那锐利的视线,定格在了李默身上:“晋亲王,蜀地之事,你怎么看?”
李默似乎没想到皇帝会再次点他的名,身形微微一顿,这可真是……抬举了。
他随即上前一步,宽大的袍袖随着动作一振,带起一阵微风。
他躬身拱手,姿态无可挑剔:“回陛下,臣还是以为当即出兵,刻不容缓!”
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皇帝深邃的眼眸,又扫视了一圈周围或惊讶或审视的同僚,声音清晰而坚定,在大殿中回荡。
“蜀地叛乱拖延至今,已成心腹之患。多拖一日,叛军便多一分喘息坐大之机,届时再想收拾,恐怕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何况……”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上几分旁人不易察觉的自信。
“臣早年在蜀地任职数载,那里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不敢说尽数了然于胸,却也熟悉十之七八。若陛下信得过臣,由臣率军前往,臣有把握以最小的代价荡平叛乱,还蜀地一个安宁。”
“哼,晋亲王好大的口气!说得倒是轻巧!”
队列中一个穿着绯色文官袍服,须发微白的老臣冷哼出声,正是先前主张怀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