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大家觉得怎么样?”
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讨论声。刘老师注意到,几位校长也在低声交换意见。他适时地插话道:“各位如果对组建文学联社有具体建议,欢迎畅所欲言。”
安城工业学校的王老师举手发言:“我们学校以工科为主,文学社规模较小。如果加入联社,我们会不会处于弱势地位?”
林小华立即回应:“王老师请放心,我们提倡的是平等交流。每个学校的特色都是宝贵的资源,比如贵校的工业题材作品就很有特色,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多样性。”
讨论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最终,在蔡校长的提议下,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安城校园文学联社,并推举林小华担任首任会长。
散会后,林小华被各校代表团团围住。刘老师远远地看着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欣慰地笑了。他知道,从今天开始,安城的校园文学将翻开新的一页。
半个月后,崭新一期《沃土》半月刊正式出版。林小华和编辑部的同学们熬了几个通宵,从各校投稿中精选出一百篇优秀作品。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李慧手指着电脑屏幕,“安城卫校的这个短篇小说,把医学生的日常生活写得既真实又感人。”
林小华凑过去看了看:“确实不错,可以放在头条。对了,安城职校的那篇工业题材散文也很有特色,我们把它放在第二篇”
正当他们忙碌时,刘老师兴冲冲地走了进来:“好消息!《安城日报》同意为我们开设一个六期专栏,每周星期五出版一期,每期刊登六篇作品。”
编辑部里顿时响起欢呼声。林小华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林小华同学!没想到我们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真的太有纪念意义了!”李慧开心地和林小华击掌庆祝。
“我也没想到!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的成果!”林小华热情地回应着李慧。
冷静下来之后,林小华深知,文学联社的成立仅仅是个开始,安城校园文学联社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林小华将继续为此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