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的抉择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之前,上中专是很多中学生的第一项选择,热度就像当下高中生考985、211高校一样。在那个时候,谁家孩子要是考上了中专学校,就意味着考取了国家正式工作编制,毕业后户籍所在地县政府就会安排毕业生到基层乡镇工作,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国家工作人员,让很多农民家的孩子从此改变了务农命运。
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迷茫期,孙老师作为多年执教九年级的班主任,他除了考虑学生的成绩之外,还要在九年级上半学期充分了解班里学生的意愿,再结合往年省市中专学校的录取情况给学生提出建议。而林小华和他的家人也正在为这个事发愁,毕竟家里三个孩子总得有一个人早一点参加工作,这样家里的未来才有个头绪。
当年安城市有三所中专院校,分别是安城师范学校、安城卫生学校、安城农业学校。三所中专学校在安城很有知名度,当时很多乡村小学教师、县镇农业技术员、镇卫生院医生护士大多来自这三所学校,这其中的一些优秀人才还走上了市县党政领导岗位。
可是就在开学不久的中考体检结果出来后,林小华因为色弱问题根本无法选择卫生学校的相关专业,当然参军也是不可能的。然而林小华又不喜欢农业学校的专业,选择的目标就只剩下了师范学校。林小华的爸爸听取了家族长辈的意见,觉得选择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一个乡村教师的话,工作内容简单,收入水平又有保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林小华对从事教育工作丝毫不感兴趣,他想继续上高中,将来考一个不错的大学,留在大城市工作,从而走出大山。不过李月华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她从小就想着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带领着孩子们一起画画,帮助更多的孩子圆一个学习美术的梦,引导孩子用画笔画出精彩的世界。
为了有效了解学生的升学意愿,孙老师给每名学生发放了一份调查表,要求学生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一个星期之内完成填写,填写后交给学校,学校统计学生的升学意向。当拿到调查表之后,林小华心里满是烦闷,李月华却风轻云淡,在现场就完成了填写,毕竟她已经和爸爸妈妈交流过好几次了,爸爸妈妈也同意了她的想法,就选择安城师范学校美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