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个人的名字往往寄托着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于厌,和她的名字一样,从小到大永远都是家中被嫌弃的人,明明是在自己家却过得像个外人。
只是因为自己是女孩。
她是大山里的孩子,这里的人一辈子都没出去过,最远出去的地方大概就是县城。
村子里的人思想十分封建,父母更是将老一辈的人说的话牢记在心中。
他们总是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她天生就是夫家的人,养她是在给别人家养媳妇。
而她是家里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父亲很不满意,曾一度想要摔死她。
不过转头想着家里少个干活的人,便留了下来。
就这样,她从小就要干家里的活,大了便要到山上干农活。
由于吃不饱饭,又要干活,整个人面黄肌瘦的,个子也是矮矮的,远远看去就是一副脏兮兮的样子,不知道还以为是只哪里来的猴子。
小的时候,于厌还不能很好完成交代下来的活,便会遭来父亲的一顿毒打。在父亲出完气后,母亲才会哭着给她上药。
好在她是个聪明的,掌握要领后,这种事情就没有再发生过了。就这样,于厌风平浪静的长到了要上小学的年纪。
故事的转折也同样出现在了这一年中。
弟弟出生了。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父母笑得那般开心,父亲抱着弟弟爱不释手,左瞧瞧右看看,亲亲这亲亲那,嘴角都快要咧到天上去了,稀罕得紧。
嘴上大声说着:“我于家有后了!于家有后了!!”
母亲生产完倚靠在床上,也笑得一脸宠溺。
父亲激动地说着孩子哪里长得像他,母亲则附和地点点头赞同。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和她在一旁生火煮饭的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仿佛他们三个才是一家人,而她只是一个下人。
这一幕刺痛了她的眼,也刺进了她的心。
那是她从未看到过的,不管她多么努力,把事干得有多好,父亲从不会正眼瞧她,而母亲也只是哀伤地看着她,又或是不敢看她。
说不难过是假的。
但她依旧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