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赵阳毫无意外的考上了职高学校。
至于宋铁则是差了一点分数,赵阳安慰说:“铁铁,咱别着急,这次考不上,咱们以后继续考,总有一天能考上的。”
在这个时代,有些人四五十岁还在考高中、考大学。
宋铁才十七,以后机会多得是。
她也没放弃要跟赵阳一起读书的想法,每天下班回来,就让赵阳当她的老师。
两人一起交流学习。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转眼就来到了五八年的夏天。
毕业季,学生学子们离开校园,整个四九城的老师都挤在一间教室,他们认真的批改着眼前的试卷。
突然,一道惊呼声响起。
“好,好,写的真好啊。”
身边的几名老师闻讯而来,侧目看去。
今年的高考题目跟往常不同,写的是关于农业发展和战略发展的重要性。
而在这人的试卷上,不仅清晰的分清了利害关系,试卷末尾更是写了一些连他们都拿不准的知识。
吴有志也在其中,看到试卷上那个熟悉的名字之后,他毫不意外。
这时,其中一位老师说:“这张试卷前半部分写的不错,后面明显跑题了,我觉得应该打低分。”
旁边的老师给出不同意见:“不,我觉得应该是满分。”
“这位学生的前半部分明显是围绕主题来写,而且写的很好。”
“至于这后半部分,不就是论证前半部分的重要性吗。”
“况且,上面的知识点估计我们在做的没几个能证明是错误的吧。”
“如果是正确的,那这名学生就是天才,真正的天才。”
吴有志也跟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各位,我认识这名学生,他绝对是个天才。”
“我觉得,他最后写的这个核工程看法,一定有他的依据。”
“咱们不能因为自己无知,而去否认学生的成就,在我眼里,他早就已经超越了我,甚至超越了这里大部分的同志。”
嘶!
话音刚落,周围老师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吴有志在学校,那可是响当当的物化代表,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