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县三位县令都不约而同的给我写信,希望我能把清山县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以前我是县令时他们不好求教,现在我是知府了,他们就没有顾虑了,毕竟他们好了,整个河川府才会好。我也正准备带上他们去清山县实地考察,让他们学习。”
“那就好,原材料够了,那么新建酱菜坊也就没问题了,就是要看一下大丫那边人手有没有培养出来了。”这时子钰刚好进来了,孙月娘看着他说:“子钰,你又要开始奔波忙碌了。”
子钰说:“让我猜猜,是不是要在河川府也建一个酱菜坊了?”“是的,不过不仅如此,你可能要去京城开疆扩土了。”孙月娘笑着说。
“要去京城了吗?这么快?”“是的,等四个县和河川府都建了酱菜坊,那我们一定要扩宽销路的,光是河川府可消耗不了那么多的酱菜,所以你要去京城,模式还是一样,好客来,火焰山和酱菜直销店。不过这次酱菜坊的名字就要改一改了,不再是清山酱菜坊,而是河川酱菜坊了。”
宋子安和子钰都是聪明人,一听就都懂了,子安心里感叹,要出政绩好像也很简单啊,不说别的,就把清山县那套照搬到河川府,三年后考核,他的政绩就最少是优,还有刚刚说的稚幼堂,做好了那他这几年直接就是躺赢了。
子钰更是雄心勃勃,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觉得一点也不难,河川府他能搞好,同样的事情到京城再做一遍有什么困难的。
他决定过两天就启程,先去把店面找好,还要装修,置办桌椅板凳等等,最少要两个月,至于人手,伙计跑堂都是就近找,但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厨师还得从河川府调过去几个。有了目标,兄弟俩都干劲十足,各自忙碌去了。
穆红棉很快就和官府这边对接,办好稚幼堂的一切手续,官府这边有子安安排,一切都很顺利,正月二十九这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洛云拿着宋子安亲手写的稚幼堂的牌匾,坐在马车上,这马车是敞篷的,以便让大家都看得见。
马车锣鼓队一路浩浩荡荡的来到穆家的庄子上,这几天也不是农忙时节,无事可做的老百姓也一路跟着来看热闹,宋子安当众宣布了稚幼堂正式成立,鼓励大家有空可以来稚幼堂做做义工,或者有能力的也可以捐赠一些钱财,粮食或布匹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