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徐工简直成了我同事、亲戚和朋友们的信仰。
没有人相信它会跌。所以只要有回调,我们就拿工资去加仓,而且只买不卖……”
陈挚问:“所以,你们的二十万一路涨到了200万?”
“没错!”
“后来呢?”
“后来,我们便在2002年5月,重新杀回上海,买了一套房——120平米,全款!我就问问你,牛逼不牛逼?”
“牛逼!”
时妈妈却撇嘴:“当时,要是贷款买三套房,每套首付60万,那可不仅仅是牛逼,而是牛逼大了!
别忘了,那会儿上海还没限购呢!”
时爸爸大笑:“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
平心而论,时家父母因一支徐工股份而改写了他们的整个人生,这传奇着实感染了陈挚。
虽然他自己的传奇也同样感染了别人。
所以在那天的晚饭桌上,第一次登门做客的陈挚,跟时家人谈的最多的话题是投资。
而最让陈挚放松,同时也最让时小鹿骄傲的,是她的父母并没有像大部分父母一样,对未来潜在的姑爷说类似这样的话:
我们女儿从小到大被惯坏了,所以呢,如果她有什么任性和不讲理的地方,请你多包容一点。
这些话听上去是在批评自己女儿的缺点,实则是在给对方压力:
注意!我们家女儿可是被宠坏的宝贝!你若敢怠慢她,可有你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