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夫人仙去后的好长一阵子,荟家都不怎么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如今,内务就苍玉带着冯满儿及两个小丫鬟管着,荟夫人的侍女在荟夫人去世的时候,就向荟爹乞求,去了庵堂青灯古佛。
她是伴着荟夫人最长的侍女,到了年岁后不愿嫁人,一直跟在荟夫人身边。和荟夫人的感情十分的深厚,在丫鬟的眼里,荟夫人犹如她的母亲一般。
苍玉是要守孝的,这三年她不会参加任何宴会。三年后,也刚好到年岁,她又要出嫁了。而大哥走了,母亲走了。只剩下荟爹和小侄儿,苍玉不得不忧心,在这种情况下,她慢慢的长大了。
无尽女看着苍玉的变化,也觉得惊人。当初她还是个天真的小女童,如今日渐稳重。成日里,除了管家、去巡视铺子,偶尔去庄子上,看看收成。一些荟夫人留下的庄子和产业,也和荟爹商量了以后,卖的卖,转的转了。
平日里无事,她也能静下来写字、看书了。有时候还会和张先生讨论一些诗词文章,那个不喜读书的女童,已然渐行渐远。
荟爹呢,带着自己的孙儿,教他认字。虽然一名大师要了孙儿去,然荟梓茵该学的,也必然要学的。若要作为一个合格的出家人,还要能够出头的出家人,学识必然是不可少的。
若是只识一点字,恐怕连佛经的意思都看不懂。更何况修行呢?若是没有一手好字,恐怕连写牌位都会被施主嫌弃。
荟爹想的很多,自然在孙儿的学业上,也精心的教导。本来他就学富五车,教一个小童更是得心应手,还是一个聪慧的小童。
只是,西荟以后就只能靠姑侄俩了。荟爹没有想到,本来温馨的一个小家,最后支离破碎。留下了他和年幼的两个孩子。
京玄的去世,荟爹本来就被打击的不成样子,之所以大家看到他一如既往,不过是因为担心荟夫人。更况家里需要他撑着,如今连荟夫人都走了。让他的心气儿一下就没有了,身体也渐渐的弱了起来。
本来他也上了年岁了,尽管他拼着一口气,为了苍玉,为了荟梓茵。苍玉也越来越懂事,时常给荟爹熬一些滋补的汤药,荟爹在苍玉面前依旧温和:“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熬坏了。年纪还小,现在家里的人都走了一大半,也无需操心那么多了